用了,我们靠技术就能拿到订单,这才是正常的市场!"
但《镜鉴周刊》并未收手,反而抛出第三篇文章——《沙瑞金的反腐成绩单:代价是什么?》。
文章首次披露了赵东来的部分供词,虽然隐去了姓名,但细节描写直指这位前公安局长,暗示"沙瑞金为了反腐连多年工作在第一线的都不放过,导致警界人心惶惶"。
"刘生怎么会知道赵东来的供词?"
祁同伟在专案组会议上猛地抬头,"赵东来的审讯记录都是绝密级,只有核心办案人员能接触到。"
周远征立刻排查阅卷记录,很快发现异常:"三天前,省纪委的一位副处长申请调阅过赵东来的部分供词,理由是'配合案件协查'。"
"省纪委?"沙瑞金的眼神一凛,"查清楚,这位副处长和张树立有没有关系。"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该副处长是张树立的大学同学,曾在张树立手下工作过。"看来望北楼在纪委也安插了暗桩。"
祁同伟将调查报告推给沙瑞金,"刘生能拿到赵东来的供词细节,说明我们内部还有漏洞。"
老陈突然说:"书记们,王崇福硬盘的第三层加密区解码成功了!里面有个文件夹叫'舆论武器库',全是刘生准备的黑材料,还有...针对沙书记您的负面舆情预案。"
众人凑到电脑前,只见文档里详细记录着如何利用《镜鉴周刊》等媒体,从"否定改革成果破坏干部队伍影响经济发展"等多个维度攻击沙瑞金的反腐政策,甚至连采访时的表情、措辞都有预判和应对策略。
"好一个刘生!"
沙瑞金看着文档的最后修改日期——半个月前,正是王崇福被捕前夕,"他早就准备好了舆论组合拳,就等着我们步步深入,然后见招拆招。"
李达康看着舆情预案里的"杀手锏"部分:"这里写着'必要时公布汉东干部海外账户清单,引发公众对反腐公正性的质疑'。刘生手里还有这个?"
"应该是王崇福收集的资料。"
祁同伟指着文档来源,"备注显示这些账户信息来自省厅经侦处的内部数据库,说明经侦处也有望北楼的人。"
沙瑞金深吸一口气:"看来望北楼的渗透比我们想象的更深。刘生通过《镜鉴周刊》发动舆论攻击,就是为了配合B计划的金融操作,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那我们怎么办?"
李达康问,"总不能任由他抹黑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