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
金链男腰间的摩托罗拉翻盖手机开始震动,BP 机样式的机身闪烁着 "138XXXX5678"—— 这个号码在近期 110 接警记录中频繁出现,总是伪装成 "补贴通知" 来电。
祁同伟敏锐注意到,男子后颈倒三角的晒痕与码头搬运工如出一辙,却蹬着擦得锃亮的尖头皮鞋,这种矛盾的细节往往暗藏玄机。
"POS 机小票拿出来。"
钢笔尖精准点向男子紧握的钱包,票面上歪斜的 "昌盛海鲜配送中心" 签章,商户编号尾数 "479" 竟与周建军案洗钱账户的前三位如出一辙。
当火柴盒从钱包滑落,背面猩红的骷髅头图案让他瞳孔微缩 —— 这分明是城郊赌场的暗记,三个月前他才捣毁了赌场的望风据点。
"凌晨三点跑去郊区打电话,"
祁同伟将火柴盒收入牛皮纸袋,棉线在指尖缠绕三圈,宛如系上命运的绳结,"是给赌场通风报信,还是给黑车团伙发暗号?"
金链男喉结滚动的瞬间,祁同伟瞥见其鞋底的红土 —— 那是郊区废弃砖厂特有的土质,与上周电缆盗窃案现场的脚印分毫不差。
春分时节的暴雨裹挟着冰粒倾泻而下,祁同伟的雨衣兜着半兜雨水,刚踏入棚户区,便听见张叔的拐杖重重敲击青石板:"防坠网把阳光全挡住了!我家晒的霉豆腐都长白毛了!"
二十余位居民将社区主任团团围住,维权书上鲜红的指印比墨迹更加刺目。
他蹲下身,指尖抚过维权书的褶皱,纸角淡淡的豆腥味渗入肌理 —— 定是老人边磨豆腐边书写时留下的痕迹。
打开数码摄像机,2001 年那场暴雨的录像在笔记本电脑上播放:七楼坠落的钢筋在雨幕中划出银亮的弧线,距离张叔的窗台仅有 15 厘米。
"这网安装在承重梁外 30 厘米," 钢笔在报纸上勾勒出简易剖面图,"按建筑规范,日照时长每日不得少于两小时。"
社区主任适时展开打印的补偿方案,A4 纸边缘还残留着复印机的焦糊味:"每月二十度电费补贴,再赠送折叠晾衣架。"
祁同伟却注意到张叔裤脚的补丁 —— 那是用儿子穿旧的工装裤改制而成,布料上 "南方电网" 的标志依稀可见。
"防坠网的钢架可以加装光伏板," 他忽然想起京城会议上见过的创新设计,"夏日遮阳,冬日发电,多余电量还能卖给供电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