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均为战死沙场的烈士,尚需抚养妹妹,早早承担重任,继承母志。
“好样的!年轻人有志气,没给先辈抹黑!”
首考官缓和语气赞许一句,随即恢复严肃:“不过,为了民众、未来病人以及国家考量,哪怕你是烈属,考试绝无特殊照顾,公平对待,绝无通融余地……明白吗?”
“清楚!定不负众望!”
张建设毫无异议,坚定回应。
“好!”
三位考官同时点头。
“你先坐下准备考试吧。”
张建设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低头看向怀里抱着的小团子。
她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目光充满期待又有些无助地望着他。
这是他第一次感到如此手足无措……
头疼啊,他不知道这场考试会持续多久,总不能把小家伙丢在外面,不仅担心安全,自己恐怕也难以专心答题。
“那个……老师,这是我妹妹……”
张建设有些窘迫地开口,却没想到三位考官全都笑了起来。
“没关系,让她坐到旁边来,只要不影响考试就好。”
几位考官了解张建设的家庭状况,对他表示理解和宽容。
白胡子老者更是慈祥地招手,“小丫头,到爷爷这儿来,别打扰你哥考试。”
这次的资质考试分为两场:
上午为笔试,共八张试卷,时限两小时半,主要考察理论知识;下午则是实践测试,由三位主考官一对一提问,或是进行实际操作,重点在于技术应用和临场反应能力。
受限于时代背景,自然无法像后世那样细致划分内科、外科、儿科等科目,只有中医与西医的区别。
当时乡镇卫生所和赤脚医生才是主流,现代医学尚需更多时间发展。
张建设报考的是中医科目。
试卷上的题目繁多复杂,普通人若没有深厚的功底和丰富经验,别说答对,连理解都困难。
但对拥有顶级中医传承与大师级技艺的他而言,这些题目轻而易举。
在他眼中,那些专业术语和难题不过是小菜一碟。
只须快速浏览一遍,心中便已有答案。
笔尖飞速移动,不到片刻工夫,所有题目均已作答完毕。
字体刚健有力,仿佛出自久经医道锤炼的大师之手。
"王爷爷快瞧,我哥好像答完一张卷子了!"
监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