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今日之苏雪,又怎能如彼年彼月之苏雪?
那时,他是年少气盛的状元公,她是灵巧善良的俏花魁。
那时的苏雪,心里不是不自负的。美貌无比,琴歌双绝,花魁势在必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自许出淤泥而不染,心里未尝不曾等着那一个良人脚踏五彩祥云来救她。良人来了,有英俊,智慧,才华,地位。但他是别人的。
那时的她看似白衣天然,实则处处下足了功夫,每个细节,每个动作,都是仔细推敲。心里是否别有所求,连自己也纠扯不清。
苏雪忽然想起了那个曲子。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却只恨少年公子负恩多……”
辗转京城,飘零流年,终究还是敌不过这一曲成谶。最终默默回到苏州,不是不憔悴,不是不伤痛,直到某日,她看到了自己的琴。
即使陷身火坑,她也未曾自轻自贱,甚至于在琴道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十三岁时全苏州便没有琴师还敢教她。那时寄托了她所有心血,梦想,甚至于生命的琴,却蒙上了尘埃。
她抱起了自己的琴,泪如雨下。
沈公子,沈大人,沈郎,苏雪爱过怨过,痴过傻过,受你恩情,也在这短短几年流尽了一世眼泪!此间种种,如何分说?
既不能说,便不必说。往事如烟,散尽无痕。
今日白衣苏雪,已是千帆过尽,海阔天空!
苏雪静静地抬起手,暗金色的光辉镀在身上,温柔凛然,不可逼视。
琴声响起。
曲子并不艰涩,是很多人都听过的《欸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像一片竹叶飘落江水中,荡起的圈圈涟漪,或者青山峭壁处,一棵固执坚韧的青松;阳光温暖,树林里青草的香气,或者岩上苔重,一抹木屐遗痕。云海翻腾,万物枯荣,江河跨地,日月行天,谁曾软语盈盈墙里秋千墙外笑,谁曾望断天涯多情却被无情恼?
张甫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再看台下看客,都听得出神,不少人也莫名地流出了眼泪。
苏雪的琴,似乎是高深艰涩的,却又似乎是最平易动人的。听她的琴,似乎就会不知不觉地想起自己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东西。
风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