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承重参数远超常规重工产品。
"军工订单的实物证据。"他缩回阴影,放大热像图看到仓储中心三楼有个区域温度异常高——那是宏远重工的"特殊材料仓库"。根据之前获取的内部物流单据,该仓库存储的钛合金板材硬度达到航天级标准,而公司年报中仅将其列为"普通工业材料"。
上午九点十七分,宏远重工的股价在早盘低开2%后震荡。林深盯着Level-2数据终端,当看到买五位置持续出现6644手的整数单时,嘴角勾起冷笑——操盘暗语中6644代表"溜溜试试",这是主力资金在测试抛压。他调出资金流向图,发现过去半小时内主力净流入8700万元,而散户抛售比例高达85%,这种背离让他想起2024年炒作军工概念时的黄金坑——同样的利空打压,同样的恐慌性抛盘。
"不能错失战机。"他咬开能量棒,目光扫过宏远重工的年报附注。当看到"固定资产-专用设备"的折旧年限为5年,而行业平均为10年时,突然想起一个关键细节:该公司某条生产线的设备采购合同显示,其使用的是德国进口的耐高压机床,理论寿命可达20年。
挂掉电话的瞬间,林深拍案而起。这种操作的精妙在于:通过加速折旧降低当期利润,配合审计师的保留意见制造业绩利空,从而在低位收集恐慌性抛盘。他快速计算:若宏远重工将折旧年限恢复至行业平均,每年可增加净利润1.2亿元,而当前因保留意见导致的市值缩水,不过是未来收益的零头。
中午十二点,林深坐在宏远重工厂区外的面馆里,观察着员工们的交谈。"保密车间又扩招了。"邻桌的老技术员压低声音,"听说新来的工人都要签保密协议,连家人都不能说在做什么。"林深不动声色地打开手机热点,连接到厂区附近的公共WiFi,通过数据包分析发现:宏远重工的内部服务器正在向某加密军事网络传输生产数据,传输频率与装备采购的节点验收周期高度吻合。
"军工订单的进度验证。"他在笔记本上画出数据流图,笔尖在"节点验收"上反复戳刺。通过追踪IP地址,他发现数据接收方属于某集团军装备部,而该部队正在列装的新型装备,其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参数与宏远重工的专利高度吻合。这种军方合作若公开,将彻底改变市场对其"应收账款风险"的认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下午三点收盘前,宏远重工股价突然直线拉升,从15.7元涨至16.2元。林深盯着盘口的千手买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