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波动。当他将探头对准高管办公室窗户时,信号强度突然飙升,显示正在进行高频数据交换。
"内部人交易的电磁痕迹。"他缩回阴影,放大示波器波形看到一组规律的脉冲序列——这与他之前捕获的某私募操盘指令编码完全一致。根据内部资料,这种编码代表"启动B计划",通常用于配合市场消息进行筹码调度。
上午九点十七分,宏盛科技的股价在早盘跳空高开3%后震荡。林深盯着自定义交易软件的MCP指标,当看到60分钟周期MACD金叉、日线RSI突破50、周线量能柱由绿转红时,指标面板发出红光警报。但他没有立刻行动,而是调出资金流向细分数据——主力大单净流入2300万元,但中单流出达1800万元,这种"大进小出"的资金结构让他保持警惕。
"不能只看信号表面。"他咬开能量棒,目光扫过宏盛科技的公告栏。当看到"拟收购某半导体公司"的停牌公告发布于三个月前,而收购标的至今未披露详情时,突然想起一个关键细节:该公司董秘的朋友圈曾晒出在某封测厂的照片,而这家封测厂正是行业龙头的竞争对手。
挂掉电话的瞬间,林深拍案而起。这种操作的精妙在于:通过长期停牌策划收购,配合MCP指标的周期共振窗口复牌,利用技术派资金的跟风效应推高股价。他快速计算:若宏盛科技的收购标的真如传闻般优质,其估值将提升3倍以上,但当前的技术信号可能提前透支了利好预期。
中午十二点,林深坐在宏盛科技厂区外的咖啡馆里,观察着员工们的交谈。"封装测试线又扩产了。"邻桌的老技术员压低声音,"听说新来的设备能测7纳米芯片,比原来的产线先进两代。"林深不动声色地打开手机热点,连接到厂区附近的公共WiFi,通过数据包分析发现:宏盛科技的内部服务器正在向某海外半导体数据库传输测试数据,数据量相当于2000片12英寸晶圆的检测报告。
"技术突破的量产验证。"他在笔记本上画出数据流图,笔尖在"7纳米封装"上反复戳刺。通过追踪IP地址,他发现数据接收方是某国际顶级芯片设计公司,而该公司与宏盛科技的专利合作早在一年前就已启动。这种跨国技术合作若公开,将彻底改变市场对其"收购预期"的认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下午三点收盘前,宏盛科技股价突然直线拉升,从28.7元涨至29.5元,触发MCP指标的强共振信号。林深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