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量化策略组的负责人下意识地想去触碰交易终端,被林深抬手制止。
"启动应急预案B。"林深走到落地窗前,城市的钢铁森林在暮色中亮起灯火。他调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AI标注版,在"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条款处停顿许久——这是监管层今年重点核查的风险点。当小陈抱着打印好的停牌应对方案走进来时,发现总监正在白板上绘制思维导图,中心节点写着"信息披露瑕疵",延伸出的支脉分别指向"监管问询股价波动资产估值"。
深夜的办公室只剩下林深一人。他打开保险柜,取出一个陈旧的牛皮纸袋,里面装着三年前的破产清算文件。泛黄的纸张上,"债务人林深,负债合计137万元"的字样在台灯下显得格外刺眼。如今账户里的5000万资金静静地躺在那里,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停牌期间每一个细微的信息变动,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四、破茧成蝶:复牌时刻的精准止盈
复牌当日的集合竞价阶段,林深站在全息屏前,看着27.5元的涨停价上堆积的25万手买单。他在交易终端设置了三重条件单:35元触发60%仓位止盈,38元清仓,跌破20日均线自动止损。当开盘钟声通过音频系统传来时,华夏重工的股价如火箭般窜升,封单量很快突破30万手,市值每分钟增加2亿元。
"林总,券商研报开始刷屏了。"小陈的声音带着兴奋,全息屏上弹出数十份研报,"中国版洛克希德·马丁智能弹药第一股"等标题闪烁不停。林深却注意到龙虎榜数据的微妙变化:前期介入的机构席位开始分批出货,而知名游资席位的买入量激增。这种筹码结构的变化让他想起三年前的教训——当市场情绪达到沸点时,往往就是拐点的开始。
第四天午后,华夏重工触及35.2元。林深看着条件单触发的成交记录,60%仓位以35.12元均价成交,这笔交易带来80%的收益。他没有离开座位,而是调出西南兵装的最新审计报告,在商誉减值风险提示处画了红线。当股价在第五天摸高37.8元时,他按下了清仓按钮,成交均价37.5元,几乎卖在当日最高点。
五、余波未平:总监日志里的资本哲学
收盘后的办公室异常安静。林深打开定制的总监日志,钢笔在真皮封面下沙沙作响:"兵装重组战法的核心,不在于捕捉涨停板,而在于理解体制内资本的运作密码。"他写下本次操作的四个关键点:政策解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