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关掉大宗商品期货界面,揉了揉酸涩的眼睛。2025年端午假期刚过,携程、同程等平台的旅游数据刷屏——国内出游人次同比增长180%,景区门票收入恢复至疫情前112%。他的目光落在国家文旅部官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文件上,“乡村旅游”“智慧景区”等关键词被他用红笔圈出,这是他转战旅游板块的核心逻辑。
“陈墨,把某旅游集团的年报数据调出来。”林深指的是国内景区运营龙头,其旗下拥有多个5A级景区和文旅小镇。屏幕上显示: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67%,但净利润率仅12.3%,低于行业龙头均值3.5个百分点。
助理陈墨推了推眼镜:“他们的重资产运营模式导致折旧摊销压力大,不过旗下某古镇景区的二消收入占比提升至45%,这在行业报告里被列为亮点。”
林深点头,调出该集团的股价走势图。周线图上,股价在经历春节后的一波拉升后,近期回落至60日均线附近,成交量萎缩至地量。他想起三年前在消费板块的操作经验——当市场忽视龙头的长期价值时,往往是布局的最佳时机。
“旅游战法的核心,在于捕捉政策红利与消费复苏的共振点。”林深在白板上画出思维导图,“乡村旅游有乡村振兴政策加持,智慧景区涉及数字经济,而免税购物则与跨境消费回流相关。我们需要构建跨板块的组合策略。”
他决定重点关注三类标的:景区运营龙头、旅游电商平台、文旅+科技融合企业。在景区板块,他看好拥有独特IP和轻资产输出能力的企业;在电商领域,聚焦直播带货渗透率高的平台;科技方面,则关注VR/AR在景区导览中的应用公司。
“联系某文旅研究院的李教授,”林深对陈墨说,“就说我想了解乡村旅游的补贴细则。另外,查一下某旅游电商的股东结构,看看有没有外资机构加仓。”
半小时后,陈墨带回消息:“乡村旅游的补贴重点在基础设施,单个项目最高补助500万元。某旅游电商的前十大股东中,阿里系资本持股从8%增至12%,同时某外资资管增持了其港股通份额。”
林深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调出旅游板块的期权链。他发现景区龙头的6月认购期权成交量激增,尤其是行权价高于当前股价20%的合约,这意味着有资金在布局暑期行情。
“准备建仓。”林深打开交易软件,“景区龙头和旅游电商按4:3的比例配置,科技类标的作为卫星仓位。分三批买入,首仓在当前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