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拜会。”
老门房抬起浑浊的眼睛,懒洋洋地打量了两人一番,目光在张树声捧着的蓝布包裹上停留了片刻,慢悠悠地开口:“王管家?忙着呢。什么老乡?可有名帖?”
“小姓张,是跑腿的伙计。我家掌柜姓于,复州于家堡人。名帖……乡下人,没预备这个。就说是故旧之后,一点心意,请王管家念在乡梓之情,拨冗一见。”张树声说着,极其自然地将一小卷用红纸包着的铜元塞进老门房袖子里——这是他们仅剩的“活动经费”了。
老门房掂了掂袖中的份量,脸上松弛了些,嘟囔了一句:“等着吧。”转身慢吞吞地走进了侧门。
寒风卷着雪沫,抽打在两人的脸上。于学忠负手而立,看似平静地望着行辕高耸的院墙和紧闭的大门,心中却翻腾不息。同乡之谊,这张牌分量几何?王福是否真如传言般念旧?这扇门,能否为他叩开一条生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仿佛凝固了一般。就在张树声感觉手脚都要冻僵,几乎要失去耐心时,侧门“吱呀”一声开了。出来的不是老门房,而是一个穿着藏青色绸面棉坎肩、约莫五十多岁、面容清癯、眼神却透着精明的中年人。他身后跟着一个小厮。
此人正是辅帅府二管家,王福。
王福的目光锐利如刀,先是在张树声和他手中的包裹上扫过,最后落在了于学忠的脸上。他上下打量着于学忠,眼神中带着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哪位是复州来的于掌柜?”王福开口,声音不高,带着久居人上的沉稳。
于学忠上前一步,拱手为礼,纯正的辽南口音沉稳响起:“在下于学忠,复州于家堡人氏。冒昧打扰王管家,实因听闻管家亦是复州同乡,远在奉天,特备一点家乡微物,聊表心意。”他态度不卑不亢,既表达了同乡之谊,又点明了来意。
听到“于家堡”三个字和那纯正的乡音,王福的眼神微微波动了一下。他盯着于学忠的脸看了几秒,似乎在回忆什么,又似乎在判断真伪。片刻后,他脸上的线条柔和了些许,微微颔首:“于掌柜有心了。外面天寒,请随我到门房叙话吧。”他侧身让开了通往侧门的通路。
这一步,成了!
门房内比外面暖和许多,燃着一个炭盆。王福在主位坐下,小厮奉上热茶。于学忠和张树声在下首坐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掌柜看着面生,不知是复州哪一支?家里是做什么营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