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端坐在宫中,原本闲适的神情在听闻赵恒暴毙的消息后,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凝重。他久居高位,深知皇帝暴毙且储君未立意味着什么,这无疑是一场足以撼动整个大宋根基的风暴。而赵恒蹊跷的死因,更像是隐藏在风暴中心的暗礁,一旦被揭开,宋国朝堂必将掀起惊涛骇浪,天翻地覆。
还没等他来得及深入思索其中的利害关系,宫外便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不多时,便见李邦彦领着一众大臣、皇子以及宗室成员,神色匆匆地来到宫门外。众人的脸上写满了焦虑与急切,很显然,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乱了阵脚。
李邦彦率先踏入殿内,恭敬地行了一礼,满脸忧虑地说道:“太上皇,大事不好了!皇上突然暴毙,储君之位至今悬而未决。朝堂上下乱作一团,皇子们为争皇位各执一词,局面已然失控。恳请太上皇出山,暂掌朝政,以稳定大局啊!”
说罢,身后的大臣们、皇子们以及宗室成员纷纷跪地,齐声附和:“恳请太上皇出山,主持大局!”那声音在空旷的宫殿内回荡,透着一种急切与无奈。
赵佶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暗自叹息。他虽已退位为太上皇,本想远离朝堂纷争,安享晚年,可如今这局面,却容不得他置身事外。他缓缓起身,目光扫过众人,神色凝重地说道:“诸位都起来吧。此乃我大宋的生死存亡之际,朕又怎能坐视不管。只是,这其中的缘由,究竟是何变故,你们可曾知晓?”
李邦彦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说道:“太上皇,皇上驾崩之事太过突然,至于死因,目前还尚无定论。太医们也只是称皇上身体突然不适,便……只是这朝堂局势紧迫,还望太上皇先稳住局面,再做他图。”
赵佶微微点头,心中明白此刻稳定局势才是当务之急。他深吸一口气,说道:“既然如此,朕便暂且出山,暂掌朝政。但这皇位继承之事,关乎大宋国运,容不得半点马虎。待朕稳定局势后,定要与众位爱卿从长计议,选出一位能担起江山社稷重任的储君。”
众人听闻赵佶答应出山,皆面露欣慰之色,再次跪地谢恩:“太上皇英明,我大宋有救了!”一场因皇帝暴毙引发的朝堂危机,在赵佶的应允下,暂时有了缓和的迹象。
在赵佶重掌朝政之后,凭借着他往日的威望与手段,宋国朝堂的局势总算稍稍缓和了一些。宫廷内外,各项事务逐渐恢复了些许秩序,可储君一事,却如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成为了重中之重。
第二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