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后,赵恒抬手命身边的太监:“去,传康王赵构即刻进宫,朕有话要问他。”太监领命后,匆匆离去。
不多时,赵构在太监的引领下,来到了赵恒的御书房。他心中虽有些忐忑,但仍努力保持镇定,进入书房后,立刻跪地行礼:“皇兄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知皇兄召见臣弟所谓何事?”
赵恒并未立刻回应,而是静静地打量着赵构,眼神中带着审视与探究。片刻后,他缓缓开口道:“老九,朕听闻你近日在民间甚是活跃啊,发表了不少高论,可有此事?”
赵构心中“咯噔”一下,但还是硬着头皮答道:“皇兄,臣弟只是见如今局势紧张,心中忧虑大宋未来,故而在民间与百姓们谈论一二,希望能鼓舞士气,为我大宋尽一份绵薄之力。”
赵恒冷哼一声:“哦?鼓舞士气?你可知道,如今大宋局势微妙,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祸。你在民间煽动民众情绪,主张停止缴纳岁币,这背后究竟是何居心?”
赵构赶忙磕头,额头触地,声音带着一丝惶恐:“皇兄明鉴,臣弟绝无他意。只是觉得我大宋乃天朝上国,不应向那林冲低头。臣弟此举,皆是为了维护我大宋尊严,让百姓们重拾信心。”
赵恒看着赵构,眼神中满是失望:“维护大宋尊严?你若真为大宋着想,便该与朝中大臣们一同商议对策,而不是在民间肆意妄为,扰乱民心。你可知,此举可能会给大宋带来怎样的后果?”
赵构不敢再言语,只是伏地请罪。
赵恒长叹一口气:“起来吧。朕今日召你来,是想告诫你,皇位之争,朕心中自有考量。你若真心为大宋,就收起那些小心思,切莫做出让朕失望的事。否则,朕绝不轻饶。”
赵构赶忙起身,恭敬地说道:“皇兄教诲,臣弟铭记于心。臣弟日后定当谨言慎行,为皇兄分忧,为大宋效力。”
赵恒挥了挥手,示意赵构退下。看着赵构离去的背影,赵恒心中暗自思量,这场皇位之争,看来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以确保大宋江山的稳定。
赵构诚惶诚恐地退出宫去,一路上只觉得双腿发软。刚踏出宫门,一阵凉风袭来,他不禁打了个寒颤,这才发觉自己早已满身冷汗,贴身的衣物都湿透了。
好不容易回到府中,赵构立刻差人去请秦桧。不多时,秦桧匆匆赵构。赵构一见他,便急忙拉着他往书房走去,一进书房,便瘫坐在椅子上,满脸忧虑地说道:“秦爱卿,此番皇兄召我进宫,言辞犀利,对我在民间的举动极为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