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局势下,身为帝王的赵恒,尽管身体欠佳,极少参加朝会,可朝中这些波谲云诡的争斗又怎能瞒得过他。他虽身处后宫,却也通过各种渠道,将朝堂上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看着两个儿子赵煦与赵训,为了争夺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全然不顾宋国如今面临的严峻形势,将国家利益抛诸脑后。再看到自己的弟弟康王赵构,在暗中上蹿下跳,不择手段地拉拢朝臣,扩充势力。赵恒的心,如坠冰窖,满是悲凉与失望。他不禁暗自思忖,倘若将大宋江山交到这些人手中,这大宋的未来还有希望吗?
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赵恒心中的无奈与绝望便如潮水般涌来。他甚至不止一次地想过,干脆直接向林冲投降算了。以他对林冲的了解,想来那林冲应会善待自己。然而,这大宋江山是祖宗历经无数艰辛才打下的基业,自己又怎能如此轻易地拱手相让?这可是千秋万代的耻辱啊!
在这万般无奈与纠结之中,赵恒深知,必须尽快确定太子人选,结束这场无休止的纷争,否则宋国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可是,这太子之位的抉择,关乎着宋国的未来命运,又怎能草率了事呢?
思来想去,赵恒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他决定试探长子赵煦与三子赵训,看看他们二人对大梁究竟持何种态度,并且若是将来登基称帝,又将如何应对大梁的威胁。倘若大梁兴兵犯境,他们又有何良策抵御外敌。
至于为何不召见九弟康王赵构,赵恒冷哼一声,心中暗忖,待自己定下太子之后,自会腾出手来好好收拾他。这个不安分的弟弟,竟敢在这关键时刻搅乱朝局,实在是不可饶恕。他必须先解决好太子的问题,稳固住宋国的根基,再来处理赵构的事。此刻的赵恒,肩负着沉重的责任与压力,在这艰难的抉择中,为宋国的未来苦苦探寻着出路。
这一日,赵恒强撑着病体,传召李邦彦、王黼与张邦昌三人入宫。三人接到旨意后,不敢有丝毫耽搁,匆匆赶往皇宫。踏入赵恒的寝宫,只见龙榻之上,赵恒面容憔悴,眼神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毅。
三人赶忙拱手弯腰行礼:“陛下万岁万万岁!”
赵恒微微抬手,示意他们起身,而后缓缓说道:“朕今日召你们前来,有要事相商。如今朝堂因太子之争闹得乌烟瘴气,朕深知,这皆是朕的过错,未能早日定下储君,才让诸位卿家为此事争执不下。”
李邦彦、王黼与张邦昌闻言,纷纷低头,不敢言语。
赵恒接着道:“但朕也明白,太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