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的边界。” 阳光在海面上跳跃,石塔的影子随着太阳移动而变化,时而细长如带,时而短粗如棒。船员们紧盯着影子的边缘,眼睛瞪得发酸,不敢有丝毫懈怠,有人用桑皮纸快速勾勒影子的形状,以便与先前的记录对照。
到了夜晚,海峡的风变得更加诡异,时而静止无声,让船只仿佛陷入泥沼,船帆耷拉着,纹丝不动;时而又突然狂吹,掀起数尺高的浪头,拍在甲板上,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船舱的门窗。这时,牵星术派上了用场。哈桑站在船头,手持牵星板,那是用七块紫檀木制成的方板,中心穿有象牙小棍,他的眼睛紧贴着象牙小棍,睫毛上还挂着水珠。“北极星高度两指!” 他高声喊道,声音在夜风中有些发飘。记录员立刻在羊皮纸上记下数据,笔尖在潮湿的纸上划过,留下深色的痕迹,与白天测量的石塔方位相互对照,确保船队没有偏离航线。每过一处密集的礁群,宝儿就下令投掷刻有日期的陶片,陶片是用高岭土烧制,质地坚硬,边缘锋利,上面的日期用朱砂书写,即便在水中浸泡数月也不会褪色。陶片落入水中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传出很远,成为后续船队的标记,水面上还漂浮着先前投掷的陶片,在月光下泛着微弱的白光。
团队协作是穿越海峡的关键。全体船员分成若干组,轮流在船头 “投石预警”。年轻力壮的船员站在船头,脚下垫着防滑的草席,手中捧着彩绘石块,石块上用矿物颜料涂着红、黄、蓝三色,醒目异常。他们的眼睛紧盯着前方的海面,瞳孔因长时间聚焦而酸胀,有人用湿布擦拭额头,试图让视线更清晰。一旦发现水面泛起异常的波纹 —— 那是暗礁在水下的征兆,波纹比周围的水面更急,颜色也更深,便立刻将石块投掷出去。“咚” 的一声闷响,石块落水的声音在海峡中格外清晰,成为船队的 “听觉导航信号”。其他船只听到声音,便知道前方有险,纷纷调整方向,船与船之间的距离保持得恰到好处,既不会碰撞,又能及时传递信号。
突然,哈桑在桅杆上急促地挥舞起黄旗,旗面几乎要贴在他脸上:“回头浪!快收桨!” 话音刚落,一股强大的逆流突然从船尾袭来,船只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抓住,猛地向后倒退,甲板上的木桶滚得东倒西歪,发出 “哐当” 的碰撞声。船员们反应迅速,立刻收起船桨,木桨与船舷碰撞,发出密集的 “啪啪” 声,他们双手紧紧抓住身边的固定物,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身体随着船身剧烈晃动,有人站立不稳,摔倒在甲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宝儿站在船头,临危不乱,她的裙摆被风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