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们一起,花费了几天的时间,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重新统计和整理,同时完善了教师考核的相关记录。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官学都像这所偏远山区的官学一样容易沟通。在另一所位于繁华城镇的官学,林宇和苏瑶遇到了更大的阻力。这所官学的负责人是一个自视甚高的文人,他对林宇和苏瑶的教育改革理念并不认同,认为他们的做法是在破坏传统教育的根基。
当林宇和苏瑶表明来意,希望他提供完整的学生和教师资料时,这位负责人态度傲慢地说道:“林大人,苏姑娘,我们这官学一直遵循着祖宗传下来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学生个个知书达理。你们所谓的教育改革,不过是标新立异罢了。我看这资料丢了就丢了,何必大费周章地去整理呢?”
林宇强忍着心中的不满,耐心地解释道:“先生,教育改革并非是要摒弃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这些资料对于我们评估改革效果、调整改革方案至关重要。希望您能理解我们的工作,配合我们。”
苏瑶也在一旁说道:“先生,我们知道您对传统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时代在变,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而且,我们的改革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您就看在学生们的份上,帮帮我们吧。”
然而,这位负责人依旧不为所动,坚持不肯提供完整的资料。林宇和苏瑶无奈之下,只好暂时离开。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开始从其他渠道收集这所官学的相关信息。
他们走访了当地的学生家长、商人以及一些与官学有往来的人士,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了一些关于这所官学学生和教师的情况。同时,他们还查阅了当地的地方志和一些历史文献,试图从中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
在这个过程中,林宇和苏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不仅要应对各种困难,还要处理来自其他方面的干扰。一些反对教育改革的势力,看到林宇和苏瑶在努力恢复资料,又开始在暗中散布谣言,说他们是在故意刁难官学,破坏教育秩序。
面对这些谣言,林宇和苏瑶并没有被打倒。他们坚信,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别人的诋毁。每天晚上,他们都会在客栈里相互交流当天的进展和感受,互相鼓励,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天晚上,林宇疲惫地躺在床上,对苏瑶说道:“苏姑娘,这段时间真的好难。但我一想到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就觉得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