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玉如撇了撇嘴,“穷到捐官都要卖船的破落户,便是有好地段的铺子,他们也买不起。”
晏宁闻言,似好奇道:“不是说也是余杭的大户人家,家里两艘海船,卖了一艘捐了官,还有一艘待回来后出了货,就又有钱了呢。”
言语间带着小女儿家没见识的炫耀,引得两姐妹吃吃地笑,眼看着晏宁有些不高兴,武玉如才说道:
“他家啊,八成是好不了了。我们上京时就听说,有一艘海船触了暗礁沉了,不见别家有什么动静,想来是他家的可能性还是大些。”
晏宁心里沉了一沉,这样的话,日后怕不是迟泽又想着法子吃白食?到时候且有着烦呢。
任由武氏姐妹画得好大的饼,晏宁也没有松口答应合伙做生意的事。
她自两姐妹言语中听得出来,武玉如也存了心要当五姨妈第二,向晏夫人看齐呢。
虽晏夫人做的生意不如她们家大,也不如她家兄长有本事能重新将皇商的位子拿了,可到底是以女子之身在京城商界占了一席之地。
瞧着她提起晏夫人眼神灼灼,闪着星光的模样,晏宁也不好打击了她的积极性。
晏夫人说是入了京城的商会,只是若商会有事,派出的可是家里的管家,打的名号也是晏府。
这武四小姐难不成觉得只凭自己往人前一站,就能证明自己的本事,叫人处处让着她了?
晏宁可不觉得有这么容易。
而且她嫁入靖国公府,也不知里头是个什么情形,靖国公夫人先时对自己和善,过了门儿之后是什么样子还未可知哩。
到时候还没站稳脚,先要为着铺子里头的事情着忙,那是在给自己未来的婆母上眼药哩。
虽然时嘉说了,他自己的妈自己摆平,铁定为自己撑腰。
如今向着常姑姑学了许多后宅生存的技巧,又得了苏姑姑和巧梅兰心等几个丫鬟在身边扶助的晏二小姐也有心与婆母周旋一番,初时自是不肯叫外头的事分了心。
不若等自己先摸清了靖国公府里头的情况,要是想开店做生意,陪嫁的铺子哪一间不成的?
偏偏要赶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找麻烦。
所以武氏姐妹说得口也干了,舌也燥了,晏二小姐也还是装傻充愣,同她们说些不相干的。
最后,武四小姐走的时候脸上都挂了相,更叫晏宁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就连她一个乡野出身的都跟着常姑姑学了要将自己的真实情绪掩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