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契合。二十年前的实验室里,父亲是否也曾握着这对铃铛,听着双生姐妹此起彼伏的哭声?
夜雨骤降时,沈星晚在画布背面发现暗格。防潮纸包裹的产检记录飘落在地,患者姓名栏写着「林静怡」,检查日期是1985年3月——早于顾言出生证明整整九个月。
"原来我该有个哥哥。"顾言将B超图对着灯光,胚胎轮廓旁标注着「CT-00实验终止」。
沈星晚的银针突然扎入画框,挑出张泛黄的保证书:「自愿终止妊娠以推进CT项目——林静怡 1985.4.7」。父亲在见证人处签字时划破了纸面,墨迹在「静怡」二字上结成血痂。
暴雨砸碎天窗玻璃时,他们终于在第九幅画背面拼凑出真相。1999年的治疗计划书显示,林静怡试图用双胞胎的过敏源互换实验,来治愈自己流产导致的精神创伤。沈星晚的金属过敏原是人为诱发的对照组变量,而星辰的突然离世源于排异反应引发的多器官衰竭。
"父亲最后修改了你的病历。"顾言将抗组胺药塞进她颤抖的掌心,"他把你变成星辰的替身,来延续母亲未竟的医学幻想。"
沈星晚突然掀翻画架。松节油混着铁锈味在阁楼弥漫,她撕开旗袍领口,锁骨下的疤痕在闪电中形如枯萎的向日葵:"所以这道疤不是烫伤,是取活检时留下的?"
顾言握住的诊断书正巧飘到脚边。2009年的病理报告显示,沈星晚的疤痕组织检出CT-03药剂残留,建议临床隔离观察。父亲在医嘱栏用红笔写下:「我的小星星,要向着太阳生长」。
破晓时分,他们在老宅院墙根挖出星辰的八音盒。发条转动时奏响《月光奏鸣曲》,内匣照片上是六岁的星晚戴着呼吸机,星辰趴在ICU玻璃上画向日葵。照片背面是父亲的字迹:「请永远向着光」。
沈星晚将抗过敏药丸碾碎撒进蔷薇丛时,顾言在画室角落发现未寄出的婚柬。父亲在新人姓名栏并排写下「顾言」「沈星晚」,日期定格在2018年11月17日——他本该在苏黎世机场接住那个坠落的星空蓝身影。
晨雾漫过染血的画布,沈星晚正在烧毁诊疗记录。当她将灰烬撒向苏州河时,顾言从身后握住她满是针孔的手腕:"要不要试试真正的艺术治疗?"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斑驳的墙面上时,那幅两人共同绘制的向日葵画作,仿佛在瞬间被赋予了生命一般,悄然绽放。
沈星晚用抗过敏药板精心拼贴成了向日葵的花盘,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