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贤亲信高第总督蓟辽,意欲弃守关宁锦防线,并率辽东边军主力退守山海关,袁崇焕写下血书,誓死与宁远共存亡,以此激励辽东将士,这才守住了宁远,获取宁远大捷。
\n
魏忠贤不但尽夺其军功,大封亲族,还诬蔑袁崇焕私自和建奴议和!
\n
袁崇焕与建奴议和之事实属子虚乌有,当时奴酋努尔哈赤因宁远之战炮伤复发而死,袁崇焕派人去探听虚实,是皇太极提出的议和请求,袁崇焕为了修筑城池堡垒加固防线,是故与其虚与委蛇,假意应允。
\n
所谓兵不厌诈,其后袁崇焕又凭借修筑好的防线获取宁锦大捷,并未有一丝议和之意,皇太极都说袁崇焕是“诈称和好,乘间葺城”,恼火不已,魏忠贤却诬其私自与建奴议和,实属欲加之罪。
\n
朱觉看罢,不由无语。
\n
魏忠贤相信高第,意欲放弃关宁锦防线,这是史实。
\n
后世也对此事颇有争议,许多人都以为,修筑关宁锦防线耗费太多钱粮,乃取死之道。
\n
不过,也有不同的说法,说关宁锦防线必须得守住,如若不然,大明必亡。
\n
这种说法是有依据的,皆因辽东镇足有边军屯卫十余万,平民百姓四百余万。
\n
如若放弃关宁锦防线,如此多的军民,大明如何养得活?
\n
这四五百万军民哪怕光喝稀饭一个月那最少也得消耗上百万石的粮食,而大明朝廷的税粮一年才四五百万石。
\n
也就是说,大明朝廷所有税粮全部用来养活这四五百万军民,最多也就能维持三四个月而已,还剩下八九个月只能让这四五百万军民饿肚子,那不饿死才怪!
\n
至于将辽东四五百万军民弃之不顾,任其自生自灭,那就是寻死!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