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爽利,一场风寒后一直没好利落。
总感觉头脑昏沉,手脚更像被绑了千金坠似的,干什么都累。
他心中有预感,觉得自己应是好不了了,便写信接女儿来见最后一面,趁着精神还行,好替她细细安置好以后的生活。
说不得,以后还要多仰仗她外祖母,仰仗贾府诸位姻亲。
所以此时对上贾琏这个内侄,也不端着长辈架子,态度十分热络。
着重问了贾老夫人身体状况后,林如海略略放下了心。
两人寒喧了一刻钟,贾琏得到了林如海隐约想托孤的意愿,面上不显,心中却暗暗高兴。
目的已达到,便不再多留,起身告辞。
林如海想他旅途劳累,约明日给他接风洗尘,便放他去了。
自己又往内宅而来。
近两年未见女儿,适才见她气色虽好,却也要细细问过,才好给她再作打算。
所以刚刚虽透露了些托孤的意思,却未将话说透。
做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
这是他这么多年来总结出的人生哲理。
慢慢踱步到了翠竹苑,这是黛玉院子的名字。
问过守门的丫头,知道那姑侄二人已被安置在客房。
便抬脚进了院子,向女儿所在的主屋行去。
翠竹苑,如其名,院中翠竹环绕,苍翠欲滴。
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天籁之音。
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为竹林更增添了几分静谧。
院子的中央,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亭子。
亭子的檐角翘起,宛若展翅欲飞的凤凰,檐下有风铃随风摇曳,发出悦耳的声响。
仿佛黛玉那清脆的笑声。
亭中摆放着一张石桌和几只绣墩。
幼时,黛玉常伴她母亲在此品茶,读书,下棋……
林如海脑中浮现出过去两年间无数次回想过的画面,真好,他的玉儿,现在回来看他了。
林如海摇摇头,晃去眼前的幻景,穿过亭边清澈见底的池塘,向黛玉房中走去。
尽管天气渐冷,池塘里还漂浮着几许残荷。
残而不败,颓而不倒,千姿百态,疏影横斜。
颇有几分看头。
林如海离女儿越近,心情越急迫。
这最后一段路,不免走得急了些。
还未到门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