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好!好铁!硬!比…波斯…好!”
“还不够!”马钧的兴奋并未冲昏头脑,他拿起那块金属,感受着它的分量和质地。“硬度虽增,但韧性与波斯块炼钢相比,仍有差距!需趁热打铁,折叠锻打!”
他立刻下令:“王锤!李炉!开炉!将此料烧至黄白!阿扎德,烦请你指导锻打折叠之法!”
这一次,阿扎德再无保留。他亲自操起铁锤,站在铁砧前,示意王锤和李炉将那块银灰色的金属重新投入炉中加热。当金属再次被烧至通体透亮、呈现“黄白”之色(约1200°C)时,阿扎德用长钳将其夹出,置于砧上。
“打!折叠!”阿扎德低喝一声,手中铁锤以一种特定的节奏和角度落下,并非盲目捶打,而是沿着金属边缘,将其砸扁、折叠。王锤的大锤紧随其后,力量沉雄,将折叠处夯实。李炉的小锤则如穿花蝴蝶,精准地在关键节点轻敲细打,修正形态,引导折叠方向。
“铛!铛!铛!铛!”
铁锤敲击声再次响起,但这一次,节奏中融入了阿扎德带来的波斯技法。每一次折叠,每一次锻打,都仿佛在将生铁与熟铁在高温高压下强行交融时产生的细微杂质和不均匀结构进一步捶打出去,将两种金属的特性更深层次地融合。
汗水浸透了三位匠师的衣衫,火星在他们周围飞溅。马钧则如同最专注的观察者,记录着每一次折叠的角度、锤击的力度、回炉的温度。他发现,经过最初的“铁火交融”后,这块金属的可锻性极佳,折叠锻打的效率远超纯波斯块炼法!
数轮折叠锻打之后,原本的金属块被锻打成一根初具刀条形状的钢坯。其表面纹理,在反复折叠锻打下,呈现出一种比纯波斯块炼钢更加细密、更加流畅、如同层层叠叠的流水波纹般的奇异花纹!既有波斯星辰纹理的均匀细腻,又隐隐透出中原百炼钢的刚硬质感!
“淬火!”马钧亲自指挥。这一次,他命人准备了特制的、温度略高的动物油脂(借鉴阿扎德之法)。
通红的刀条被浸入油脂。
“嗤——————————!”
悠长的白烟再次升腾,油脂沸腾翻滚。这一次的淬火声响,带着一种奇异的、仿佛金属在油脂中歌唱的韵律。
待白烟散尽,刀条冷却。马钧将其拿起,入手沉重,寒意逼人。刀身呈现出一种深沉的青黑色,那流水般的折叠纹理在光线下若隐若现,透着一股内敛的锋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