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庸主,必能权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更有一事,可为凭恃。”他从怀中取出一卷用油布仔细包裹的厚厚图纸,郑重地放在刘备案头,“此乃亮改良‘木牛流马’之全图,以及……对刘基军中所见铁器、连弩、乃至那防火帆布之揣摩推演所得!虽不及马钧鬼斧神工,然其中机巧,亦足令江东动心!此物,便是亮游说江东,换取其水师助战、共抗刘基的最大筹码!”
刘备看着那卷图纸,如同看着最后的希望之火。他猛地抓住诸葛亮的手,那手冰凉而有力:“孔明!江东之行,凶险万分!孙权若拒,或生歹意……”
“主公!”诸葛亮反手用力握住刘备的手,眼神坚毅如铁,“亮受主公三顾之恩,托付之重,虽刀山火海,万死不辞!此去江东,成,则孙刘联手,划江而治,共抗刘基,天下犹有变数!败……”他嘴角露出一丝决绝的弧度,“不过一死,以报主公知遇!然亮有七分把握,必不负主公所托!唯望主公保重,务必平安抵达江夏!待亮江东归来,再与主公共谋大业!”
刘备虎目含泪,重重点头,喉头哽咽,竟一时说不出话来。他猛地转身,从墙上取下自己随身的佩剑——一柄古拙沉雄的长剑,剑鞘上铭刻着简单的云纹。他双手捧起,递到诸葛亮面前:“此剑随我多年,虽非神兵,亦曾饮血护主。孔明此去,风波险恶,持此剑,如备亲临!望先生……珍重万千!”
诸葛亮没有推辞,肃然躬身,双手接过那柄犹带刘备体温的长剑。剑入手,沉甸甸的,是信任,更是千钧重担。他将其紧紧缚在背后,与那卷关乎生死的图纸一起。
“事不宜迟,亮即刻动身!”诸葛亮最后看了一眼刘备那写满忧虑与期盼的脸庞,深深一揖,转身决然步入门外凄冷的夜雨之中。青色布袍瞬间被雨水打湿,紧贴在清瘦的身躯上,背影在摇曳的风灯下,显得孤独而挺拔。
新野城已彻底醒来,陷入一片末日降临前的混乱与悲鸣。城门洞开,火把在雨中明灭不定,映照着无数仓皇奔逃的身影。哭喊声、呼唤声、牲畜的嘶鸣声、车轮陷在泥泞中的吱嘎声……汇成一片令人心碎的嘈杂海洋。老人拄着拐杖踉跄而行,妇人紧紧抱着啼哭的幼儿,男人肩挑背扛着可怜的家当,脸上混杂着恐惧与茫然。泥水没过脚踝,每一步都无比艰难。
刘备顶盔掼甲,手持双股剑,立于城门内侧的高阶之上。雨水顺着他的铁盔边缘流下,模糊了他的视线,却无法模糊他洪亮而悲怆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