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宫心中巨石终于落地,面上笑容舒展,也举杯相应:“二位深明大义,实乃荆州之福,天下之幸!宫,代我主刘豫州,谢过二位!愿自今日始,荆襄大地,再无内忧外患,唯有安宁富庶!” 清冽的酒液入喉,带着一丝辛辣,更多的却是大功告成的酣畅。
厅内的气氛陡然一变,方才的剑拔弩张、死寂凝重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着兴奋、释然和巨大利益即将落袋的灼热。烛火似乎也明亮了几分,将三人举杯共饮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晃动间,仿佛预示着荆州权力版图的剧烈变动。
“事不宜迟!”蒯越放下酒樽,眼中精光闪烁,恢复了谋主的干练,“德珪,当速召心腹将领,掌控襄阳四门及水寨要冲!同时,需拟一道文书,以主公(刘琮)之名,晓谕州郡,言明曹操势衰,无力护佑荆州,为保境安民,免遭涂炭,特请豫州牧刘公基入州,共保荆襄!言辞需恳切,以安观望者之心。”
蔡瑁重重点头,杀气隐现:“放心!襄阳城内,敢有异动者,我手中剑,正好许久未曾饮血了!至于文书,异度兄文采斐然,就劳烦你执笔,我加盖主公印信便是!” 他口中的“主公”,自然是指那懵懂无知的刘琮。
他又看向陈宫:“公台先生,刘豫州大军,何时可至襄阳?接收事宜,需早作安排。”
陈宫从容道:“蔡将军放心。我主大军前锋,已秘密抵达新野以北。只待襄阳城门洞开,信使持二公与刘琮公子共署之文书抵达,一日之内,先锋必至城下!接收城防、府库、水寨,皆按约定,由二公麾下协助我方进行,必保平稳过渡,不扰民,不生乱。”
“好!”蔡瑁抚掌,“如此甚好!异度兄,你我即刻分头行事!”
蒯越颔首,对陈宫道:“请公台先生暂歇片刻,待文书拟就,加盖印信后,再请先生过目。同时,也请先生手书一封,将今夜之议,速速报知刘豫州。”
“理当如此。”陈宫拱手。
蔡瑁和蒯越匆匆离去,脚步声消失在回廊深处,带着一种急不可待的兴奋。厅内只剩下陈宫一人。他缓缓踱步到窗边,推开半扇雕花木窗。一股裹挟着雨丝和草木清冷气息的夜风扑面而来,吹动他额前的几缕发丝。窗外,襄阳城沉浸在秋雨夜色中,鳞次栉比的屋宇轮廓模糊,唯有远处州牧府和几处军营的灯火,在雨幕中晕开昏黄的光团。
雨声沙沙,落在瓦上,落在阶前,落在庭院深深的泥土里。陈宫负手而立,望着这片即将易主的荆襄心脏之地,脸上那笃定从容的笑容渐渐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