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吴侯府邸。
初冬的寒意被长江浩荡的水汽冲淡了几分,但议事堂内的气氛却凝重如铁。孙策高踞主位,年轻的面庞英气勃发,眉宇间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堂下分列左右,左首周瑜,羽扇轻摇,俊朗儒雅,眼神却锐利如鹰隼;右首张昭,须发微霜,神色肃穆,代表着江东本土士族的审慎与持重。其余如程普、黄盖、韩当等宿将,或沉静,或激昂,目光都聚焦在堂中那位风尘仆仆、却腰杆挺直如松的使者身上——刘基的心腹谋士,陈宫。
陈宫此行,肩负着撬动江东水师的重任。他深知,面对孙策的锐气与周瑜的智计,空谈大义或虚利许诺,无异于隔靴搔痒。唯有那铜筒中之物,方是叩开江东水寨大门的唯一钥匙。
“吴侯明鉴,公瑾先生,诸位将军。”陈宫的声音沉稳有力,在空旷的大堂内回荡,“袁术僭越称帝,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我主刘公,承天意,顺民心,于陈留会盟天下英雄,誓讨逆贼!然寿春城坚,非强攻可速下。欲破此獠巢穴,解万民倒悬,非借江东水师之利不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反应。孙策眼神灼灼,显然对“破城”二字极感兴趣;周瑜神色平静,羽扇轻摇,看不出波澜;张昭则微微蹙眉,显然对“借兵”之事心存疑虑。
“江东水师,冠绝天下,楼船之利,威震大江。”陈宫话锋一转,语气充满了真诚的赞叹,“此乃孙氏累世经营、吴侯与诸将心血所系,天下皆知。我主刘公,亦深慕江东水师之雄壮,深知此乃破寿春之不二利器!”
“哦?”孙策身体微微前倾,嘴角勾起一丝傲然的笑意,“刘豫州(刘基此时领豫州牧)既知我江东水师之利,欲借之破贼,不知…以何为酬?”他问得直接,毫不掩饰利益交换的本质。乱世之中,实力便是筹码,孙策深谙此道。
陈宫等的便是这一问。他深吸一口气,脸上浮现出一种混合着敬畏与神秘的神情,仿佛即将展示的不是图纸,而是某种禁忌的神物。他缓缓从怀中取出那个内衬丝绸、烙印着微小齿轮徽记的青铜圆筒。
“吴侯,公瑾先生,诸位。”陈宫的声音压低了,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金银财帛,官爵封赏,于江东基业,不过锦上添花。我主深知,欲动江东虎贲,非以惊世之‘力’不可!”他双手托起铜筒,如同托举着千钧重物,“此中之物,乃我主麾下‘匠神’马钧,呕心沥血所悟之‘天工秘术’!其力之奇,可撼山岳;其用之广,可利万民!今日,特献于吴侯与公瑾先生一观,以表我主借兵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