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地汇入了这由钢铁与意志组成的滔天巨浪之中。
与此同时,联军中军大帐内,气氛却与外界的喧嚣鼎沸截然不同。
帐内空间开阔,地上铺着厚实的毡毯,隔绝了深秋的寒意。巨大的寿春城及周边山川地形沙盘占据了大帐中央,山川河流、城池关隘,皆以泥塑木雕细致呈现,纤毫毕现。沙盘周围,刘基麾下核心文武济济一堂,却无喧哗,只有低沉而高效的议论声。
刘基并未高踞主位,而是站在沙盘旁,一身玄色常服,身姿挺拔如松。他手中拿着一根细长的木杆,正指向沙盘上寿春城东北角的一处瓮城,声音沉稳清晰:“…袁术称帝以来,穷奢极欲,寿春城防确曾大肆加固,尤以此处瓮城与东南水门为甚。然其国库空虚,民怨沸腾,后期工程多有偷工减料之嫌。据内线密报及我方工匠反复测算,此段城墙,”木杆尖端重重地点在瓮城与主城墙衔接的拐角处,“夯土新旧不一,外层包砖亦非整块巨石,接缝处填充物松散,乃其薄弱之点!”
侍立一旁的张辽,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盯着刘基所指之处,沉声道:“主公明鉴。末将连日观察,袁军守备于此段兵力调度确显迟滞,巡防间隙亦较他处为大。若集中‘十杰营’精锐,辅以强攻器械,从此处打开缺口,大有可为!”
“文远将军勇略过人。”一个略显木讷却条理分明的声音响起。马钧站在沙盘另一侧,他面前的小几上,摊开几张绘满复杂线条与标注的绢帛。他手指有些笨拙地指着其中一张图上的几个关键节点,语速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技术自信:“然强攻伤亡必重。钧以为,当以‘声东击西’之策相辅。可于此薄弱处外,预设‘伏火瓮’(一种埋设于地下,通过机关触发喷射猛火油的装置)与‘伏地弩’阵地。待我军佯攻其他方向,吸引袁军主力增援,守备此段必然空虚之时,再以精兵突进,同时引爆‘伏火瓮’焚烧其城头工事,伏弩齐发射杀其守垛士卒,则破城可期,事半功倍。”他一边说,一边拿起一个精巧的、带有齿轮和杠杆的木质小模型,演示着触发机关的联动原理。
徐晃抱臂立于一旁,闻言浓眉一挑,瓮声道:“马先生此计甚妙!‘破阵营’将士最擅潜伏突袭,伏击阵地之设与突击任务,末将愿领之!”
帐内众将谋士围绕沙盘与图纸,低声而激烈地讨论着各种方案的细节、风险与配合。刘基凝神倾听,目光在沙盘、图纸与诸将脸上缓缓移动,如同一位掌控棋局的国手,将每一颗棋子、每一种力量都纳入通盘的考量之中。他偶尔插言,或点出关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