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验证机斩钢圣剑和二号机杜兰达尔比,咎瓦尤斯在设计之初主要负责验证一些超前的内容,只不过在军方给出更多的要求之后,现在看也只有咎瓦尤斯才有可能实现新的需求了。”
“军方有新的需求?”对此不是很清楚的娜塔莉亚开口问。
“是的,我们完成军方的初步验收使用的是杜兰达尔,在杜兰达尔完成初步技术验证之后,军方给出了新的技术指标需求。”李听寒说。
“那可真是够过分的。”
“没办法,XTA-19的设计目的就是次世代,杜兰达尔的各项性能指标大概相当于超级闪电隼的215%,但是在作战领域上并没有实现突破,军方认为想要成为次世代,也就是三代机,那么需要在临界高度以上,重力圈以内的传统空战禁区内展开作战任务,这也是我带着它来这里的原因。”李听寒对娜塔莉亚解释。
“哦,这你们算是找对人了,这家伙确实能在卡门线以上飞出很吓人的机动,喂,廖勇你在干嘛?”
娜塔莉亚刚说完,就发现廖勇已经绕到战斗机屁股后面了。
他还是更关注发动机一点,毕竟李听寒说这架战斗机的推重比高达2.23,那么这家伙的发动机恐怕拥有着超出想象的推力。
“咎瓦尤斯采用了我们新研制的TR-RJ-RO177Ext型三模态变循环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23.415吨,采用三元矢量喷嘴,使用矢量喷嘴进行控制时,推力最大损失比例为14%。”
“嗯?使用矢量喷嘴的时候损失比例这么小吗?”廖勇有点惊讶。
“要展开说的话可能得说一天,我靠这个发了三篇顶刊呢,简单点讲就是,我们采用了全新的技术,对整体的发动机结构做了调整才做到的。”李听寒说。
“如果有这么高的推力,并且使用矢量喷嘴时的推力损失这么小的话,那在临界高度做机动应该不是什么很难的问题,你们公司的试飞员做不到吗?”
“很遗憾。”李听寒叹了口气。
“这变前掠翼的结构好像也有点不一样啊,这翼盒是不是有点太大了?”娜塔莉亚则是更关注机翼。
“是的,我们采取了折刀翼的设计,将翼盒放大并采取翼身融合体设计,这样翼盒本身也可以作为主翼的一部分,在超高速时,前掠翼部分向翼盒内收回,全动垂尾向下翻折嵌入平尾以获得最优高速性能,作为对比,杜兰达尔的可变前掠翼结构为在高速下向后折叠120度,经过测算,在不考虑新式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