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载的机动,所以我就这么做了。”廖勇回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么,请问你认为,现阶段的战斗机想要在临界高度做高过载机动需要什么条件呢?”李听寒得到了肯定答复后继续追问。
“呃,请问是要求所有飞行员都能做到吗?”廖勇问。
李听寒点了点头。
“那别想了,不可能的。”廖勇当即做了否定。
“不可能?为什么?”
“你是研究人员吧?那应该比我更清楚空气动力学,在卡门线以上的临界高度下战斗机的升力全部由发动机提供,仅依靠姿态喷口要怎么做出来高G机动?”廖勇反问。
“那阁下不是做到了吗?”
“那阁下也应该知道,我并不算是非常一般的飞行员吧?”
两个人之间都已经开始用阁下互相称呼,这在联邦里算是一种相当不客气的交流方式。
“好了好了,李主任不妨说说你为什么认为,或者说需要让所有人都能做到精英飞行员才能做到的临界高度机动呢?”
“这也不是我想,事实上,这是空军给我们的技术指标。”李听寒叹了口气,开口说:“XTA-19是以第二阶段第三世代战斗机为目标展开研发攻关的,虽然在今年一月完成了初次验证,但是军部在第一次验证后,基于第一次验证的数据,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我们在一年内解决,现在已经是七月了,时间上不容乐观,我是检测到了廖准尉你飞出来的数据,所以才专门跑来的。”
“原来如此,抱歉,刚才是我唐突了,只不过想要在那个高度上做机动,我想你们可能需要重新设计一下宇宙战使用的机动喷嘴的性能。”廖勇不是嘴硬的人,道歉之后立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何以见得?”李听寒第一次听到这种思路。
这也不奇怪,机动喷嘴的推进剂是特制的,需要使用机动喷嘴的话,得在起飞前专门加注燃料。
但是,这毕竟是宇宙使用的喷嘴,而在宇宙里,基本上八成以上的机动动作都能依靠矢量喷嘴实现,机动喷嘴只是在进行矢量喷嘴提供的控制力矩不足以满足机动需求时的补充。因此机动喷嘴的推进剂的总量不算大不说,推力实际上也比较有限。
因此,基本上所有的第二阶段战斗机在机动喷嘴的配置上都是比较保守的,超级闪电隼全机只有八组机动喷嘴,每组的推进剂只够使用六次。
廖勇上次飞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