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大型运输机降落在了机场内,随着阿伦指挥着无人机忙前忙后的搬运,合计三十二架战斗机被卸了下来。
“这么多战斗机?都是配属给我们的吗?”就在整备室里休息的廖勇和娜塔莉亚自然看到了这一幕,遂开口问。
“嚯,来的倒是够快的,这是最新一批次的流星,在一些地方做了改进,代号XTA-165,代号‘流星B型’那边是XTA-119B‘超级闪电隼’。”邓恩走了过来,“等会大家都得去调整机体,娜塔莉亚少尉,你们也不例外。”
“流星有改型倒是正常,闪电隼这种老机型居然还有改型?”廖勇有点惊讶。
“老归老,你可不要忘记XTA-11这个平台可是广受好评啊小伙子,这次拆了一门激光机炮并且应用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材料,在不损失机身强度的前提下减重了5%,并且现在也可以使用流星同款的大气环境用固态燃料棒了,航电设备的性能也赶上了流星,在新一代双发重战大规模铺开前,和流星正好可以形成高低搭配。”阿伦忙完了,走过来拍了拍廖勇的肩膀。
“但是这样的话,这个平台的潜力也差不多就被榨干了吧?”廖勇问。
超级闪电隼是基于XTA-11‘闪电隼’这个平台改造来的,而XTA-11已经是服役三十年的老平台了。
现在不是二十一世纪,像侧卫和鹰这种一用就是五十年的平台已经不存在了。联邦去年的军费占比达到GDP的7.8%,简直称得上是穷兵黩武。在这种军费水平支撑下,装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并不慢,要不是XTA-11的升级潜力实在是太明显以及在上次大战时装备量太大,她早就被扫进各个星区的坟场星了。
“是啊,超级闪电隼和第一批次的闪电隼除了这个壳子之外,基本上已经算是两架战斗机了,现在这个壳子里也塞不下更多的东西,今年年初XTA-19‘圣剑’通过初步验收,明年开始小规模列装,等过几年铺开之后,XTA-11家族也就要停产了。”
“XTA-19……我在学校的时候听教官说过,这是战争末期立项的吧?也不知道这把命途多舛的圣剑到底好不好使啊。”廖勇叹了口气。
“那毕竟是设计三代机,没人知道阶段二第三世代的战斗机具体指标应该是什么样的,难产也不奇怪吧?”娜塔莉亚走了过来,一起看向外面。
“不论难产与否,我们一时半会也是开不到的,你们两个还是做好调试两架战斗机的准备吧。”邓恩耸了耸肩,开口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