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江见安想做点小生意,也没有反对。孟贤礼更是主动积极地参与,给江见安提主意。
经过多方考虑,江见安最后决定在孟贤礼工作的学校附近开一家早餐店。
“早餐店也好,就是辛苦,得早点起来。手头的钱够吗,不够家里也可以给你添点。”
知道后,孟家公婆不仅没有拒绝,反而鼓励江见安去见见世面,赶上开放新风潮。
江见安莞尔一笑,给婆婆打汤,“您二老放心,家里当初给了我不少陪嫁。这笔钱让我去做点小买卖还是够的,我打算过两天就去看看位置,把店面盘下来。”
孟父缓缓点头,丢给孟贤礼一个眼神。
“到时候我和见安一起。”
孟贤礼护着她,之前也说好了要一起去。
孟母嘴巴动弹又没发出声音,眼神看来又看去。
“你有什么想说的就直接说,这要说不说。”孟父夹了一块鸡肉,轻轻放在孟母已经见空的碗里,“没外人,说就行了。”
“我就是感慨啊!”
孟母把肉吃了才细细说来,压低声音眼神还不断往江见安的方向飘去。
这想让人不注意都难。
江见安估摸着孟母想说的事和她有关,所以在餐桌上才会难以启齿。
“赵家的事你们听说了吗?听说,那媳妇被婆婆撵了两条街。按理说,赵家儿子也读了书,还在单位上班,怎么家里对儿媳这么……”
孟母往里咽了咽,碍于孟父的眼神不再往下说了。
赵家,指的是江语嫣嫁过去的赵家。赵家的儿媳就是她江见安的妹妹。
因为这一点,孟母才不再说了,怕伤了江见安的面子。
孟母无奈地摇摇头,又长叹气道:“哎呀,这过日子的,都是一地鸡毛。”
江见安埋头扒拉米饭,装作不知道他们都说了什么。
日子怎么会和谁过都一样?上一辈子在赵家,婆婆瞧不起她,动不动就说她帮不上赵德柱。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江语嫣嫁过去肯定也要面临一样的光景。
窗外蝉鸣声此起彼伏,正午的阳光在老宅雕花木窗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墙根爬山虎浓绿欲滴,肥厚叶片在暑气里微微蜷曲。
江见安抱着一家人的衣服出来晾晒。今个天气不错,晾完衣服,凉快些了再去塘前路去看店铺。
巷子里的女人三三俩俩地晒衣服,嘴巴和夏蝉一样说个不停。
“晓得老赵家发生嘛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