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约半小时后,车子停在一栋带红砖外墙的四层小楼前,门口挂着“莫斯科市对外技术交流宾馆”的铭牌。
宾馆内部清洁而肃静,楼道有地毯,房间有暖气,屋里配了热水壶、电炉,还有一张写有“中方客人专用”的木牌。虽说设备简朴,但与国内比起来,已经算得上体面周到。
“您先休息一下,今天不安排任何技术交流。明天上午十点,我会带您前往图拉冶金联合厂,那是您本次学习的主要单位。”
“晚上我会给您送来一些资料,还有俄汉对照的技术名词表,便于您先行预习。”
何雨柱点点头,放下行李,伸了个懒腰:“中午有饭吗?”
伊琳娜忍不住笑了:“当然有,我会安排厨房做些您习惯的食物。不过……您能吃猪油炖土豆吗?我们这边管那叫‘红军炖菜’。”
“我能吃,吃啥都行。”他说着坐下来,忍不住摸了摸胸口的勋章,“只是……第一次一个人出国,心里还真有点空落落的。”
伊琳娜看了他一眼,顿了一下才说:“我们接待过很多中国来的同志,有人很快适应,也有人一开始不习惯语言和节奏……不过,我相信您会很快融入的。”
午饭是炖土豆、烤黑面包和一碟熏肉,虽称不上可口,却也勉强下咽。饭后他靠在床头看着窗外,窗玻璃上结着一层霜,他伸手画了个圈,透过圆圈能看见外头一棵站得笔直的松树,还有远处若隐若现的雪顶教堂。
傍晚时分,伊琳娜敲门送来资料,一摞文件夹外加一本俄中焊接术语对照手册,还有两张厂区示意图。
“明天我们将乘早班地铁前往图拉市,那里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你这次的课程共分三段:一是设备结构与使用,二是焊接技术实操,三是现场联合实验。”
“你学完后,将具备全套625项目的操作能力,未来能主导全流程运作。”
何雨柱翻了翻资料,大多能看懂,只是俄语术语拗口。他皱了皱眉:“我说伊琳娜,你这技术不光是语言问题,关键还是干活,咱们是搞实业的,不是念书的。”
“我知道,所以你会有中文指导手册,也有实际操作师傅陪练。”她顿了顿,眼里有一丝好奇,“不过,我听说您是保护苏联人民有功,才得了英雄勋章,是真的?”
何雨柱沉默了一下,说:“也不算啥大功,就是咱们中国人不愿看人死,也愿意护着朋友。”
伊琳娜认真地点点头:“莫斯科对您很尊敬,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