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当然能留。你又不是叛国拿奖,苏联人给的,咱收得起。再说了,咱们和他们是合作关系,受他们感谢,也是国家脸面。”
何雨柱心里一松,收好勋章,又压低声音道:“还有个事儿。625焊接钢管的项目,本来是准备往西部投的,现在苏联人决定给我们红星轧钢厂,但条件是我得去苏联学习三个月。”
大领导眉头一动,没立刻回答,而是拿起桌上的电话,拨给了杨副局长。两人聊了十多分钟,细细商量了项目背景、技术条件和政治影响。最后电话一挂,大领导点了点头。
“你去,这事儿我们安排着。三个月不长,回来你就是技术权威。轧钢厂的未来靠你了。”
事情敲定,何雨柱才终于松了口气。
回到林芳房间时,她正坐在床边织毛衣,针线在手指间灵巧地穿梭。看到他进来,她放下毛衣,轻声问:“事情都说完了?”
“说完了。苏联人要我去莫斯科学焊接技术,三个月。”
林芳一愣,低头想了想,随即拉住他手:“你去吧。放心走,我这孩子我会照顾好。家里有大娘,我也不怕。”
何雨柱心里一热,搂过她坐下。屋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呼吸声和窗外风声交织。他俯下身,轻轻吻上她的额头——两人久别重逢,纵使她身怀有孕,也挡不住彼此之间久违的渴望。灯光暗下,他们的身影在窗帘上慢慢交叠……
第二天一早,何雨柱精神焕发地再次踏入苏联大使馆。接待他的是大使本人,对方显然早就准备好了一切。
“这是你的外交特别签证,还有外交豁免证,”大使递给他一个小皮夹,“你在苏联期间属于‘官方技术访问’,所有费用由我们负责。”
“这个地址,你到了莫斯科后直接去这里找联络人。”他指着写有俄文地址的卡片说,“他们会安排你进入相应工厂进行培训。”
“还有,”他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硬质车票,“下周三,K34次列车,从北京出发直达莫斯科,已经为你预订好了包间。”
何雨柱接过这些物件,心里一阵感慨。他这辈子走过的路不少,可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去苏联学技术。
回到四合院,天色已晚。他还没走进院门,就听见了秦京茹的声音:“柱子哥!你总算回来了!昨天都没见着你人影儿,我还以为你跟谁吵架出门躲清静了呢。”
他笑了笑,一边进屋一边说道:“不是吵架,是去领了个勋章。苏联人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