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的生意一断,结果可想而知。
\n
“小乙哥怎地来了?”
\n
玉尹刚走进白矾楼,一个熟悉的伙计就迎上来,拦住了玉尹的去路。
\n
这白矾楼,原本是因商贾再次贩卖白矾而得名。
\n
后来改名为丰乐楼,并由此延续……但作为老开封人,还是习惯称呼丰乐楼为白矾楼。因其建筑在店铺民居之中,故而其格局,是朝空中发展。
\n
三楼相高,五楼相向。
\n
高低起伏,参差错落。楼与楼之间,飞桥栏槛,明暗相通。而且,站在西楼,可以鸟瞰皇宫。要知道,宋开封皇宫,是以高大闻名于世,可白矾楼的高度,却高过皇宫,足见其规模之大,在开封府可算得上独一家。
\n
能够与白矾楼相提并论的,恐怕只有潘楼街上的潘楼。
\n
其他酒楼与之相比,还是有些差距。
\n
白矾楼采用了一些宫廷庙宇的建筑式样,门首排设朱黑木杈子。所谓杈子,就是用木条互穿而过,可以用来遮拦人马。魏晋之后,只有官至极品,才可以有资格使用杈子。东京御街,御廊,安置有黑漆杈子,御街的路心,则摆放两行朱漆杈子,阻隔行人。白矾楼排设杈子,也似乎表明了它非凡的来历。正因为如此,白矾楼开设至今,少有人生事。
\n
玉尹认得那伙计,名叫朱成。
\n
以前也是马行街上的闲汉,为人极为孝顺。后来在母亲的劝说下,便收了心。经人介绍,在白矾楼寻了一个差事。而今,朱成已经成家,有了妻子和一个女儿,小日子过得也算是和和美美。他和玉尹的关系不错,虽然洗心革面,但是和玉尹的联系一直不断。每天下工,会在玉尹的铺子里,买些猪肺之类的下水,回家给妻儿食用,也算得上老主顾。
\n
朱成拦住玉尹,把他拖到了一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