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风雅而精致,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市井中人懂得诗词歌赋者,并不在少数。若有人吟诵诗词,会有不少人在一旁聆听欣赏。如果感觉作的好,便鼓掌喝彩;若感觉作的不好,也不会有人嘲笑,会微笑散去。
\n
这是一个对文人雅士极为宽容的时代,所以两个太学生倒没有感觉突兀。
\n
而且,玉尹说得也没错。
\n
醉花阴这词的格律,对指法极为讲究。
\n
但如果没有几分功底,还真不太容易听出这其中的错误。
\n
蓝衫文士笑道:“看那画舫,不过是普通人家,如何请得好乐师?”
\n
玉尹笑了笑,而后朝两人拱手,转身准备离去。
\n
但那白裳文士却快走几步,拦住了玉尹的去路,“大官人好耳力,若非方才提起,我险些忽视。在下陈东,此李逸风,未请教大官人高姓大名。”
\n
“小底玉尹。”
\n
玉尹?
\n
陈东和李逸风,不由得抚掌大笑,连声称赞好名字。
\n
玉尹却不知道,他这名字有什么好。只是这两个太学生说好,那必是有些说法。事实上,玉尹本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掌玺官名。却不知玉尹的老爹,如何为他起了这么一个名字。至少在陈东和李逸风看来,能起这么一个名字,家世想来也不会太差,竟生了几分结交之心。
\n
可自家人知自家事。
\n
如果谈论乐律,玉尹倒是不惧。
\n
可是和太学生一处说话,难免提及诗词歌赋,却不是玉尹所擅长。
\n
但玉尹却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