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昌等人提供一切中枢周转,在德州方向,国防军设立了前敌指挥部。王士珍亲自担任前敌总指挥,海军萨镇冰和禁卫军良弼任副总指挥,哈汉章、程璧光和蒋方震三人则担任参谋组成员,分别作为陆、海、禁三军的参议代表。
\n
“请百里兄介绍一下青岛方向的整体防御布局。”
\n
“诸位请看。”蒋方震用教鞭点着墙壁上地大幅德制胶州湾地图非常令人汗颜。因为租借缘故,只有德国人手中才有全面且标准的胶州湾详图,说道,“青岛外围防御线沿租借地的边界展开。内圈防御线主要以青岛近郊的鸡貂山、俾斯麦山和毛奇山为核心后两座山地名字都是德国人占据青岛后取名的,有8主要炮台,5座对.=:对陆。共装备5门280mm和3240mm要塞炮、5门210mm和9门150mm重型榴弹炮。6门105mm中型榴弹炮,此外还有若干门轻型榴较突出。这几座炮台外加8多面棱形~:50,地势居高临下、非常险要,算得上固若金汤。”
\n
众人频频点头。
\n
“根据德国方面提供的情报,除了防守要塞的兵力外,德国在青岛还驻扎有海军陆战第31300人,包4步兵连、1个骑兵连,1个工兵连,1个炮兵连和2个机枪连;原本在京师使馆区和天津德租外驻4步兵连、1个骑兵连和2炮兵分队,这些部队在德国参战后亦全部撤退到了青岛;另外,通过征集退伍侨民和志愿者,德国还额外募集了500人地后备兵力,虽然这些德国部队都称得上精锐,弹药、补给都十分充足,但还是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人数不足,无法应对高强度的连续作战,即便伤亡率可以控制,没有梯队轮换地话,人地疲劳却无法减轻,战斗力亦难以持久。”
\n
王士珍微笑说:“所以皇上才要求我们迅速将部队开进去,让德国人帮着我们守卫青岛。”
\n
“这里面有三个变数:第一,德国驻军是不是能够真地如协定那样宣誓效忠帝国,肯不肯将所有的防御体系与工事都完整地移交给我国;第二,即便一切如愿,发生重大变更后地德军官兵战斗意志如何维系是一个考验;第三,如何能实现协同与联合作战?”蒋方震面有忧色地说,“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