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n
“欧洲近代一直存在着雇佣军,我们可以在形式上做个变通。这些军人愿意放下武器成为平民的,我们一概不愿意干涉,倘若依旧愿意成为军人的,鄙国皇帝陛下愿意编组外籍禁卫兵团,贵国将士只需要解除对贵国皇帝地誓言并宣誓效忠我中华帝国皇帝即可,军衔、军饷一律照旧并加发25%地战时津贴,所有费用概由鄙国支付。”
\n
“这个?”辛慈很吃惊梁敦彦地想象力。
\n
“不妨将这个建议一同发完柏林,但是要提醒贵公使,日本人逼得很紧,他们的陆军和海军已经开始局部动员了。”
\n
“我明白。”
\n
“鄙国国防军也要开始动员,并向胶州湾地区进发,希望德国方面不要理解成为这是对贵国地压迫。”
\n
“我明白,明白。”不明白又能怎样呢?在日本方面公布声明之后,中国参谋本部已经下令全军动员了,所谓不是压迫,在辛慈看来只是另一种委婉的说法——倘若德国人不同意,中国人便要从陆上拿下胶州湾。
\n
不知道国防军里那些德国教官能不能看出这个战略意图,当他们将枪口对准祖国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觉?……
\n
“陛下,中国方面的这个答复和要求,比我们所能设想的最好结果要坏,比我们所可能面临的最坏结果要好。”提尔皮茨绕了一团,用政治家而不是军事家的口吻说道,“我建议陛下接受这样的要求,而且越快越好。”
\n
“如果不接受这种要求会有什么结局?”
\n
“第一,英日从海上发起对青岛的进攻;第二,
\n
从陆上发起对青岛的进攻;至于青岛最后能落入谁的们已经是无关。”提尔皮茨用伤感的语气说道,“陛下,想象一下,日本人用从德国学到的战术和陆军进攻我们,中国人用德国制造的军火和弹药进攻我们——比方说那几门克虏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