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才能了解军费开支的高低不与军队战力高低正相关地惊诧。即便是最穷兵黩武地俄国和日本。国防经费在非战争年度也不可能占有如此之高地比例。特别是考虑到如此巨额的军费维系着世界上最无用的军队,其中的挫折感和沮丧感就尤其让人感到愤懑。皇帝早就有了推倒重来的心思,这一次着实是动了真格。
\n
按照皇帝的真实想法,全国所有的旧军和八旗都属于被裁撤之列,但徐世昌和铁良两人认为太过激进,费了好大地力气才劝说皇帝遵循“循序渐进”的方针,这25万兵员的裁汰。已是皇帝所能容忍的底限。
\n
上意如此,内阁也没有退路,否则皇帝一纸敕令下来谁也吃不消。所以,面对台下惊疑的目光,徐世昌侃侃而谈。
\n
“裁剪军队的用意有三,第一曰节俭经费,平衡收支。举凡世界各国,在和平时代。无一国将国家预算之半用于国防。帝国现在民生凋,各方面都需大量资金,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既无必要又无效果。第二曰顺应潮流、发展警政。帝国现有军队。特别是旧军一般都以维持地方治安为己任,但此一重任其实由巡警完成更佳,下一步朝廷将敕令地方发展竞争,缩减军队。第三曰巩固国防、整顿军力。甲午尤其是庚子以来,旧军腐化堕落、不堪使用已是人所皆知,汰劣留强原本是国防建设应有之意,裁剪名额为的是更好地建设军力。”徐世昌最后提醒道,“此次裁撤安排在维新三年、四年两个财政年度完成,务必要收到实效,检验成果,今后数年朝廷一方面继续编练新军,另一方面仍然将致力于裁汰旧军,最终希望能够9年立宪完成之日将国防开支所占财政比例压缩到3以内……”
\n
三成以内?台下议论声又起,这个似乎难度也不小。
\n
当然,徐世昌也描绘了裁剪军队员额之后地好处,旧军素以军饷低微、拖欠克扣严重而出名,但一旦裁汰,改军为警,将5人地军饷用到2人身上,相对就要有保障的多,至于战力也未必会下降到哪里去。
\n
“诸位议员,本次预算案除了对维新三年有关财政数字做一统筹安排外,对于财政体制也有很大程度的变革。按照财政部清理财政地旧议,维新元年以前均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