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和宗师。古龙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他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阐述其对中国社会的独特洞见,将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一代大侠,江湖文豪,古龙的作品和人生,都在演绎他永恒的主题:勇气、侠义、爱与宽容。他为“武侠美学”理念的形成与“武侠文化”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创作了73部精彩的武侠巨作,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n
1938年6月7日,熊耀华出生于香港(户口登记1941年出生)。
\n
幼时曾住汉口,由于国共内战的缘故,熊耀华随家人移居香港,就读于德声教会小学。
\n
1950年漂洋过海,熊耀华定居台湾,就读师院附中(今师大附中)初中部。
\n
1954年秋考上成功中学(高中),熊耀华在这段时间大量写诗,投稿蓝星诗刊、成功青年等。
\n
后来父亲熊飞(熊鹏声)因外遇抛弃妻儿,不久熊耀华亦离家出走,独居于浦城街,一度加入帮派,刀疤累累。
\n
1955年,熊耀华高二时在晨光杂志发表小说《从北国到南国》,笔名古龙,开始了他的职业写作生涯。笔名由来:一说古龙一女友叫古凤,才起名为古龙。
\n
1957年秋,古龙进入淡江英专(即淡江大学前身),就读夜间部英语科。
\n
1958年弃学,与舞女郑月霞(莉莉)同居于台北县瑞芳镇郑家。为了谋生,他开始从事武侠小说创作。
\n
1960年至1963年是古龙的潜伏阶段或试笔阶段,发表了《孤星传》、《护花铃》等十余部小说。由于大量接触外国文学,作品染有西方文艺色彩。台湾武坛以三剑客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为尊,古龙特意结交他们,还替他们代笔了几部。最重要的朋友牛哥(李费蒙)、牛嫂(冯娜妮)也在这段时间认识(后者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