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南下的商人,深入到官道两侧的农户家中。
\n
一直行到嘉兴府,朱由检惊异地发现,除了中间隔着“嘉兴”二字的石碑,嘉兴与松江,几乎没有区别,甚至有农田跨过这座界碑,说不清到底是属于江南省松江府,还是浙江省嘉兴府。
\n
最让朱由检欣慰的是,正像刘炳中所说的那样,嘉兴府与松江府、苏州府一样,百姓中也有大量的纺纱机。
\n
朱由检绕道湖州,还未到达杭州城,他已经确信,环太湖流域,已经是大明的纺织基地,只要自己利用后世的经验,经营、引导得当,完全可能成为大明的纺织革#命的发源地。
\n
现在的环太湖流域,已经储备了充足的纺织工人,技术相当熟练,又有大量的富商大户,资金也是相当富裕。
\n
唯一的欠缺,就是工商业主们的科技意识。
\n
苏州的红星纺纱厂,就是朱由检在环太湖流域种下的第一粒种子,而苏州府的专利局,则是朱由检为了加快种子萌发,在浇水、施肥。
\n
但朱由检现在主要是调研,一旦回到京师,才能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促进新政在中五省、南五省的推行,打造环太湖“纺织工业区”,加快整个大明的羽化。
\n
他这次南巡的目标,还不是这块古老的大陆,而是大明新收复的南洋。
\n
和在江南省一样,朱由检没有惊动浙江省的大小官员,只是派王慕九以皇家第一军军长的身份,拜会了驻扎在浙江的第三十三军军长左辅。
\n
离开杭州后,朱由检并没有在浙江省南部停留,而是沿着官道直奔福建。
\n
从浙江省南部进入福建省,第一块土地便是建宁府,这里还有官道,但官道又窄又弯,高地不平,与浙江省的官道,简直是冰火两重天,浙江与福建,清晰地展现在朱由检眼前。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