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项大的改革,就是部分恢复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
\n
“一条鞭法?陛下是说,所有的赋税都折成银两?”李宇生轻声问道,其实一条鞭法对他这名海商来说,并没有多少直接的关系,他更关心的是隐藏在背后的改革动向。
\n
“将来的赋税,除了粮食,就是银两,大量的实物征上来,放在府库里烂掉了,实在可惜,”朱由检不打算详细讲解一条鞭法的问题,“你们从中看出商机了吗?”
\n
“难道这些银两都要归入银行?”刘芫芷还是最先反应过来。
\n
“对,各个府县上交的赋税,先通过银行集中到首府,再解押至京师,这些工作都需要银行来完成。”朱由校这次抛出了一个太大的馅饼。
\n
“可是……”刘芫芷小声嘟噜着。
\n
“刘小姐的意思,可是银行要承担巨大的风险?”朱由检哈哈一笑,“有风险才有利润,朝廷也不是让银行白干活,税务部会根据银两的数量,支付一定的佣金,对税务部来说,这也不是损失,本来朝廷有专人将各地的赋税押解至京,也是要付出成本的,现在不但节约一些成本,而且还可以节约人事。”
\n
“陛下,朝廷的赋税全部纳入银行,这将是一笔巨大的款项呀!”李宇生有些担心,数千万银子,一旦出现纰漏,抄家灭族都有可能。
\n
“怎么样,那个黄立能吃得下这些银子吗?”朱由检心说,刚才还担心没有银子,现在银子多了,你可别装孬。
\n
“陛下……”李宇生犹犹豫豫,“这个……黄立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胃口。”
\n
“朕也知道黄立没有这么大的胃口,”朱由检像是早就猜透了李宇生的心思,“所以朕打算在北京、南京、广州成立三家大型银行,分别代理五省的赋税,如果黄立的胃口不够,朕将在昆明或者成都另外成立一家银行,分担南五省的赋税。”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