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多少也是有一点的所求的,而对于这样的富商而言,显然是要让两个儿子之中,选择去从政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永远的兴旺发达下去。
\n
万震生自然也不是一个笨人,见秦扬的如此做派,便就知道,秦扬已经答应了对自己儿子的照顾之意,于是便就更为卖力的说了起来“这技术层次的建议了,也是很简单的,我们一定要做到对症下药,只有找对了症状,才能够更为准确的去下药,才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好企业。”
\n
秦扬点了点头,这个道理很是简单,却又是那么的正确。
\n
万震生继续说道“第一纺织厂目前所造成的现状,其实最为主要的是多年来的重复建设形成总量过剩、债务重、富余人员多、社会负担重,以及产品的质量档次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等缘故所致。抛开第一纺织厂不谈,就看我们青阳市的纺织工业来说,我觉得我市的纺织工业想要要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改变传统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向集约型增长和市场经济体系,从量的增长为主转向以质的提高为主,才能获得新发展。近年来,很多外省的国有纺织企业实施了“压锭改造”的政策,压缩了落后棉纺锭,分流安置了富余人员,初步实现系统内国有纺织企业整体扭亏为盈,出现了可喜的局面。这是很好的。”
\n
秦扬看这万震生侃侃而谈的样子,不由的暗自心酸了起来,是的,那些外省的所谓改造的核心是什么,是分流安置富余的人员啊,也就是所谓的甩包袱,丢担子,如此一来,在缺少了这些压力之下,纺织厂再得不到发展,那可真的就是猪一般的存在了。
\n
只是,这样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甩包袱的方式,秦扬是不准备用的,更是下定了决心不会这么的去做的,这种改革的阵痛,秦扬宁可政府承受着,也不应该让个体来承受。
\n
于是,秦扬摆了摆手说道“想要进行压锭改造,我也是可以的,可是,分流安置富余人员,我可是绝对不赞成的,咱们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怎么能够一有事情就将人民摆在了脑后,这么的不闻不问了呢?!”
\n
万震生看了看秦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