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推出了几道诸如麻婆豆腐、鱼香肉丝之类的特色菜,改良了家常菜的口味,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在庐州府南城这一带已是小有名气。
陈仲和如今也不去码头做苦力了,就在店里帮忙招呼客人,迎来送往,他那憨厚踏实的笑容,反而成了店里的活招牌,深得许多熟客喜爱。
陈平玉也已是八岁的小姑娘,出落得亭亭玉立,在庐州府的女学念书,一手娟秀小楷写得极好,平日里还能帮着罗氏算算账,是罗氏最贴心的小棉袄。
至于桃花村的老陈家,自从三年前刘氏和王氏那次灰溜溜地从庐州府逃回去后,便彻底败落了。
听说陈老太太一病不起,整日躺在床上呻吟。
大房陈仲文和三房陈仲武为着老娘的汤药费,为着仅剩的那点家产,整日里吵得鸡飞狗跳。
刘氏和王氏更是针尖对麦芒,天天指桑骂槐,整个老宅里不得安生。
陈仲和终究心软,逢年过节总会托村里相熟的人捎带些米面回去。
罗氏不拦着,但也绝口不提接济银钱的事,更是一次都没回去过。
在她看来,当初被那般折磨,如今能做到不落井下石,已是她最大的仁慈了。
“娘,”陈平川顺势起身,“我去方先生那里一趟,有些课业上的疑惑需要请教。”
他这是借故遁走,张金宝也连忙跟上:“我也去!”
“哼,有能耐你们都别回家!”张静姝在后面气得大喊。
陈平川从方先生处回来时,已是日暮黄昏。
晚霞烧红了半边天,给小院镀上了一层温暖的橙色。
他没想到,张静姝竟还在院里,正和陈平玉凑在一起,低头看着新得的花样子,两人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见陈平川进门,张静姝立刻站起身,手里紧紧捏着一个什么东西,有些扭捏地走到他面前,脸颊在霞光的映衬下,泛着可爱的红晕。
“喏,给你的!”她把一个锦缎荷包飞快地塞进陈平川手里,小脸涨得通红,语气却依旧带着几分故作的傲娇。
她仰起小脸,故作凶巴巴地补充道:“过几日你就要去考乡试了,这……这是我娘去庙里求的平安符,我给你缝在荷包里了。平川哥,你若是不带着,万一考不上,到时候可别哭鼻子后悔!”
陈平川垂眸,看着她那双亮晶晶的眸子里,满满的都是真挚的祝福与担忧,不似平日的刁蛮任性。
那故作的强硬,不过是为了掩饰内心的羞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