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府城南,一处新赁的民房。
午后的阳光像碎金般洒满小院,将墙角那几垄新翻的泥土映得油黑发亮。
罗氏哼着不成调的乡间小曲,手里的钉耙不紧不慢地将土块弄得细碎,小心翼翼地把几株青菜秧子栽了进去,浇上水,菜叶儿上的水珠在日光下晶莹剔透,满是生机。
“当家的,今儿回得这般早?”她直起酸乏的腰,用袖口擦了擦额角的薄汗,瞧见陈仲和提着个布袋,迈着轻快的步子进了院门。
陈仲和脸上挂着久违的松快,那是卸下千斤重担后的舒坦。
他将布袋放在石桌上,笑道:“嗯,任管家说码头上近来的货物都理清了,没什么急活,便让我早些回了。”他如今在陈平川的安排下,在张家的码头帮着任管事管理货物,活计不累,工钱稳定,整个人都仿佛挺直了腰杆。
话音未落,屋里“噔噔噔”跑出一个小小的身影。陈平玉像只快活的蝴蝶,手里高高举着一张泛黄的草纸,献宝似的喊道:“娘!爹!你们看,我会写我自己的名字啦!”
纸上,三个歪歪扭扭的“陈平玉”挤在一起,墨迹深浅不一,稚气十足。可在罗氏和陈仲和眼里,这比什么金银财宝都珍贵。
“哎哟,我的天爷!我们平玉真是个小才女!”罗氏一把将女儿揽进怀里,在她红扑扑的小脸上响亮地亲了一口,眼眶竟有些湿润。
陈仲和也凑过去,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点着那几个字。
虽然他一个都不认识,但还是咧着嘴,一个劲儿地傻笑点头:“好,好!写得真好!”
廊下的小板凳上,陈平川翻着一本从方先生那儿借来的《四书集注》,眼角的余光瞥见院中其乐融融的一幕,嘴角不自觉地噙起一抹浅淡而温暖的笑意。
这样的日子,平静得像一汪清泉,充实得仿佛每一寸光阴都被幸福填满,是他前世今生都未曾奢望过的安稳。
光阴似箭,一个月的光景弹指即过。
在二房一家享受着新生活的同时,桃花村的陈家老宅,却被一种狂热的期盼所笼罩。
陈老太太如今是村里的大忙人,她拄着那根磨得光滑的拐杖,几乎天天都守在自家门口,下巴扬得老高,逢人便扯着嗓子宣告:“老婆子我啊,用不了几天,就要去庐州府领红利啦!福运来那位刘掌柜亲口说的,月息一分!到时候,咱家顿顿有肉吃!”
路过的张屠户媳妇闻声停下脚步,脸上堆着皮笑肉不含笑的表情:“哟,老太太,您这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