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恪守君臣之礼,迈出来一步,手执笏板。
“臣以为卫国公北伐之举并无不妥,东辽国力日渐衰弱,这正好给了我们可趁之机。”
她还说了关外边城和草原部族的通商、南柏舍的盐矿和拓挞的黑煤,商玄的金矿则瞒下没提。
不过麒麟城怕是早已闻到了风声,提不提的都无所谓,反正那是岁岁的私产,谁都别想惦记。
都以为关外不是草原就是荒漠,恶劣贫瘠得很,东辽占着最肥沃的那块土地才能兵强马壮欺凌周边的部族和小国,不曾想关外竟是个聚宝盆,光是边城这几个月的商税就抵得过庶州府两三年不止。
文臣队伍里众人交头接耳,嗡嗡声不断,都在议论。
龙椅上的赵显也在眼热,就更不愿意听那日赵祯提到的,免了庶州府九成税收,并开始盘算要如何才能将这些拿到自己手中。
“既如此,那就准!”
“陛下圣明!”武官齐呼喊。
文官的脸色则是有些不好看,一旦出兵北伐,败了倒好,若胜了,这群武夫在朝中的地位势必会赶超文臣,到时让文臣如何自处。
这事拦不住,也不能拦,否则会激起虞归晚的反心,她手里可是握着大雍最强的兵力。
散朝后,虞归晚同幼儿并肩往外走,后头乌泱泱跟了一大群大小官员。
选官调任关外的事已经有眉目了,几家欢喜几家愁。
像那些家族在麒麟城中不显,官途走到头也只能到个六品的官员都盼着能去关外大展宏图,那可是升迁去的。
虽是外任,远离了权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