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屏住呼吸,等待着发言人宣布获奖名单。
“不对称催化是合成手性分子的主要方法,是合成化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其核心是手性催化剂。但是过去40年,由于缺少广谱性的手性配体基本骨架,真正高效、获得广泛应用的手性催化剂很少。”
“在周院士带领下,该团队经过20年探索,发现了一类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手性螺环催化剂,尤其是手性螺环铱催化剂在多种不饱和羧酸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都保持了目前最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记录,在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中,更是取得了450万的催化转化数,成为迄今为止最高效的手性催化剂!”
“这些催化剂被国内外同行称为“周氏催化剂”,如今已成为合成化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不仅被用于200多种不对称合成反应,还被制药公司用于多种手性药物的生产。”
“第一位获奖者是周其林院士!”
名单公布的瞬间,大家便将热烈的掌声送给了这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对于这样一位20年磨一剑的优秀学者,大家除了尊敬之外,更多的可能就是敬佩吧。
听到这里之后,储能实验室的小伙伴儿们虽然有些惋惜,但是也没有放弃希望,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样的重大奖项,虽然按照惯例都是一年一位,但是也不是没有一届颁发两次的时候。
果然…
“锂离子电池的发明,使得我们人类在能源利用方面翻开了新的篇章,极大的改变了我们人类的生活,所以19年的诺贝尔奖颁发给了锂离子电池的三位发明者,实至名归!”
“只不过,在此之前,大家依然忍不住抱怨:为什么锂电池都获得诺贝尔奖了,我们的手机却依然避免不了一天一充的命运?”
“直到今天,lic负极材料的横空出世,终于改变了这个现状,它是我们华国,乃至于整个世界新能源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