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知此行凶险,但执意去榆林参与和谈她也有自己的考量。
一则伯都有言在先,他会亲自去榆林谈判,一旦其中发生什么变故,她亦能在其中帮忙斡旋。
二则倘若和谈顺利,她决定厚着脸皮求伯都帮她找沈连州。
谢瞻是有权有势,那毕竟是在本朝范围之内,手伸到别过去便会处处被掣肘。
伯都就不一样了,他不光知恩图报,在契国更有权有势,让他帮忙找一个人,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谢瞻拗不过沈棠宁,又不放心把她一人扔在平凉,拿她没办法,思来想去,只得把她一道带去了榆林。
和谈的日子定在六月十五,自从与秦王合并一路后,沈棠宁就扮成小丫鬟跟在谢瞻的身边。
进城那日榆林县令便安排他们住进了城西的一座大宅,留那三千官兵在城西十里驻守。
这日秦王在房中吃过晌饭出来溜达,盘算着两日后的和谈事宜,忽瞅见那粉墙上一丛开得十分花团锦簇的蔷薇花架下站了两人在说话儿,走近一看原来是镇国公世子谢瞻。
秦王加快了步子走过去。
和太子等人不同,秦王在众皇子中行五,并不是最受宠爱的那一个,作为孝懿皇后的亲侄儿,谢瞻从小是与中宫嫡出的太子一起长大。
谢瞻比秦王要大两岁,与秦王的眼中,谢瞻年纪不大,却自幼少年老成,冷峻寡言,莫说是他,他这人对太子也不见多热络,仅仅保持着最基本的君臣礼仪。
梁王那些人总说谢瞻是目中无人,可秦王觉得谢瞻只是性情孤傲罢了,他所谓的“目中无人”是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对于宫里的婢女宦官,人家从来不会任意欺凌,像梁王那样的分明才是嚣张跋扈,看人下菜碟。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