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抽调各部门的人员处理什么事情,另外有申报和报备的制度,朝廷官员的人数被死死框定住,避免了官吏人数无限度扩张的问题。
\n
其实,现在朝廷要处理的各类事情,越来越复杂和专业化,一边在审查人员编制,一边朝廷还在反复检讨各部门的设置和人数。这种严肃而重视实际的政府架构,显然让原先习惯了风流倜傥地当官,潇洒轻松地刮地皮的春南人很不适应,也很难接受。但这些对谈晓培来说也不是什么问题,在各地汇报来各种类似问题之后,他果断下令各州分别组织公开透明的,立足于实际事务的吏员考试制度,治理机构如果无法在当地补充齐备人员,绝不改变标准,将从其他地方抽调人手过去。另外,如有官吏在处理好本职事务之外,仍有余力,可以申请兼任和本职工作无利益相关性的职位,任期不超过三个月。在这三个月内,除去两份职位的原有薪饷,另外增发两职位薪饷平均值的一半,表彰其刻苦勤勉。官员考绩标准不变,但兼任两职并且能同时拿到优异考绩的,则年末的奖励薪饷按照四倍发放。东平从很早开始,严格地说,是从谈玮馨大大改善了东平的财政收入开始,就执行高薪养廉的制度,但官员考绩之严格也是举世罕有。实行了这个临时的兼任制度,那些能在固定职位和临时职位上都能拿到优异考绩的能干的家伙,可以轻松拿到原先三倍到五倍的薪饷……对于一个县令或者类似级别的官员来说,差不多就是一年一千两百多两银子……说实在的,能拿那么多钱还需要贪么?当然,人的**是无止尽的,但东平的吏治却永远在严打,贪渎一百两就是革职永不录用,五百两是十年,一千两就掉脑袋……贪污受贿的机会成本,实在是高得有点惊人了。而苦干实干拿到双优异考绩,可不仅仅是考绩和奖金而已,还意味着在履历上金灿灿的一笔,意味着将来的仕途上会走得更顺。
\n
谈晓培那一系列方法退出,虽然并不是直接针对春南的任何人,而是一道普遍适应东平全部辖域的行政、人事的临时处理命令,但在春南引起的反响极为巨大。东平从来没有拒绝有才能的人,但你别指望像以前的春南那样,当上了官就可以作威作福了。而谈晓培的这样的举措也重重打击了春南各地的保守力量:既然你们不配合,别以为我们离开了你们就玩不转了。随即,原本一系列已经在东平原有疆域里施行多年,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方略,都开始强令推行。以前考虑到春南地方的感受,还有三年的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