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精骑,连续进行骚扰和破袭作战,尤其是连续两天夜间袭营,大大迟滞了谢博安的进程。终于让后方追赶的大军撵了上来。谢博安无奈之下只好与追兵再战一场,再败之后。带着不到五万残兵,在北辽友军的接应下撤离战场。自此,北辽东北疆界,自福渝港一线以北,尽皆归属于东平。更为严重的后果,则是部族联军已经能够威胁到正在与从云州方向攻来的北疆经略府下的大军与血麒军辛苦搏杀的西路军的侧后。虽然西路军有着足够的战术纵深,总不会让两路东平大军能够连接上,但要分兵照顾后方这种事情,已经足够让高森旗头痛了。他手里缺少的可就是部队。
\n
掌握了大量新地盘,已经有了充足的占领区经验的叶韬,渐次展开着各类治疗工作。现在的控制区毕竟和东平本土还有着相当距离,纵然有了福渝港,大大缩减了海运的距离,但现在靠着大量船运,也只能保证军队方面供应无虞。至于各类民政所需,只能保证亟需的粮食和药品供应了。被兵火毁坏的城市在逐渐修缮,对于恢复农耕,叶韬则是给与了高度的重视,并且有着大量的鼓励措施。那些在对抗东平的战争中不遗余力支持北辽方面的大家族,原本忧虑叶韬会不会对他们下手,毕竟家族的根基可不是想转移就能转移走的。但叶韬在这方面显然是非常宽容的。他并没有秋后算账。而是要求所有在控制区内的部族,一律按照东平的农税制度来执行。至于那些已经跑了的家族留下的荒地,叶韬毫不犹豫地发布了告示,征集流民集结为村落进行耕种,以家庭和村落为单位进行授田,并且言明以后就算原来的主人回来了,官府也不会将土地还给原来的主人。而这样的举措一出,大量躲藏起来的流民纷纷出来,热切地拉起亲朋好友,聚集成为一个个几百人的单位,申请土地。在实际操作中,不仅是田产,甚至是那些逃跑了的家族留下的房舍,都一并作为村落公产了。但这部分资产,需要这些新的村民们分十年支付一部分费用。
\n
就算是加上这部分费用,按照东平的农税执行之后,农民的负担仍然大大小于北辽管制下原先的负担。更不用说最近几年,在应对东平的巨大的军士和经济压力的时候,北辽方面还有大量捐派的负荷。而现在,由于东平相对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及预算决算的处置方法,要加税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明年要加税,今年就一定会有相应的条款出台。并且,这类税务负荷还是随着地区不同而不同的。各州的总督,拿到的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