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年来却有一家人慢慢冒了出来。宜城叶家虽然还不算巨富,但奇怪就奇怪在这里,几乎宜城每家人家里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叶家的铺子里买的东西。而叶家的铺子的名字叫做“宜家”。
\n
宜家的诞生还要从10年前叶家的长子叶沧怀谈起。在叶沧怀出生时,叶家也只不过是个普通的木匠世家,叶老根虽然家学渊源,一手木工活出类拔萃,堪称宜城第一,但他并不善经营,靠着帮人打打家具,制作一些木器,修补一些建筑上的木构过活。虽然家里不穷,却很难攒出多少钱来。但叶沧怀却不同,叶沧怀出生的时候,没读过书的叶老根给他起的名字是叶波。小叶波从会走路开始就对父亲的木器作坊非常有兴趣,每天不哭不闹就躲在木器作坊里看父亲做各种各样的东西,4岁的时候,叶波就很自觉地能做一些简单的木工活了,给父亲和几个师兄们打打下手已经没有问题。而到了5岁的时候,改变叶家命运的时候来到了。叶波设计制作了一套很不起眼的东西:用浆硬后的鬃毛制作的长柄扫帚,带有翻盖的长柄簸箕,免手绞长柄拖把和配套的防溅木桶(就是诸位读者家里大概都会有的东西,只不过材质不是塑料而是木头,加工难度有些高)。
\n
如果在其他地方,这一套的小发明未必能有多好的销路,可是,在宜城就不同了。宜城是个大大小小的商人聚居的地方。大部分的中小商人家里都有个可靠,但年纪可能有些大的老家人,打理家里的洒扫之类的事情,家里雇了好几个仆佣的,那管家手里多数也有些采购必要的消耗品的小小的财权。这一套大大减轻清洁工作的劳动强度的器具,就是从这个特殊的阶层开始流行,而后席卷全城的。洒扫套装首先覆盖了中小商人家庭的市场,而后,各个酒楼饭馆青楼意识到了加快清洁工作对于他们翻台子增加营业额和保持环境卫生的好处,然后是军队和衙门的那些负责营房和训练场等等地方的勤杂部门下了几个相当不小的订单,然后,洒扫套装开始更加普及,开始流向了更广大的市场。在叶家的木匠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洒扫套装已经通过海运最远到达大食国甚至更远了。
\n
大概一连几个月里,叶波的父亲和他的那些师兄们就忙着做这样的一套套东西,而只有小叶波,拿了父亲奖励他的零花钱,在家里空着的房子里另外开了一间木工作坊,他自己一个人的作坊。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