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数据和资料,都是为了巩固立场,确保逻辑自洽而选取的。
\n
然而这点特权似乎被滥用得越来越厉害了。
\n
之所以说是滥用,举个例子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某位主角出生于万历年间的松江府崇安县……松江一府三县,华亭、上海、青浦,这么基本的常识,有必要滥用“非论文写作”这个特权么?
\n
如果说是把崇明县以今天的常识归于松江府,那还可以说无伤大雅的漏洞。或是没有注意青浦县的置、废、再置,并且县治改到了唐行,也可以理解。但是生造一个莫名其妙的县出来,有必要么?
\n
作为一名历史文作者,狭隘一些说,写明朝文的作者,《明史地理志》、谷歌地图、相关时期的大事年表,这三者不都应该放在收藏夹里随时点击核对的么?
\n
于是乎,读者说了:我是来看故事的,我不在乎明朝的松江有几个县;我是来看故事的,我不在乎明朝的举人去讨饭;我是来看故事的,我不在乎明朝的皇帝不姓朱……(以上纯属夸张举例,绝无影射。)
\n
小汤每每看到这些,就觉得贵圈之乱,实在无力混迹其中。所以,小汤真心觉得自己写得很认真,但正面反馈实在少之又少。
\n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而言,这是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
\n
然而小汤终究还是回来了,《大明金主》稳固更新,也签了长约。
\n
是小汤想通了么?
\n
恐怕未必。因为小汤还是不能接受挂羊头卖狗肉——虽然人家写的可能根本不是明朝,只是与明朝相似度较高的平行空间。
\n
是小汤治愈了考据癖么?
\n
恐怕也未必。《大明金主》虽然草根起家,触及面比较小,但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都是尽量考据过的。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