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喀什湖到喀什噶尔一线都保不住了。”尤世威沉重道。
\n
吴甡颇有些意外:“怎败得这么惨?”
\n
尤世威面对这个问题有些难以启齿。
\n
倒不是羞愧,而是不清楚吴老先生是否能够听懂。
\n
按照如今的军事术语来说,瓦剌人还处于冷兵器战争阶段。的确,他们的确有一定数量的火炮和火铳。但他们的战术战法仍旧是冷兵器时代的套路,严格来说是成吉思汗时代的套路。
\n
而他们面对的敌军却是冷热兵器交替的战法。更为先进高效。这当然是指鄂罗斯人的斯特尔茨军团,至于哈萨克和哥萨克的骑兵,在战术战法上并不比瓦剌人更先进。在尤世威看来,明军的战术战法、装备士气,绝对超过了斯特尔茨军团不止一筹,要战胜他们是必然之事。
\n
所以只能从结果上说。
\n
“图鲁拜琥三万人,僧格四万人,足足七万大军,战后收拢的人马不足两万。”尤世威道:“这两万人根本不足以看守远西诸地。如果弃面守点,就要放弃大玉兹,乃至吉尔吉斯、乌兹别克,一路退守喀什噶尔……如果鄂罗斯人和哈萨克人追下来,喀什噶尔也未必守得住。”
\n
尤世威顿了顿,补充道:“西路谋长杨威认为俄哈联军可以轻易打到天山南北路。当然,他们若是这么做,我军倒是以逸待劳了。”
\n
杨威到西北集团军担任参谋长之后,军衔理所当然从上校提到了少将,刷新了王翊的记录,成为大明最年轻的将军。不过王翊是尸山血海里打出来的军事主官,杨威则是参谋出身,在人望上仍旧无法与前者匹敌。
\n
吴甡接触过杨威,也从杨威那里了解过“地缘说”。他对这个年轻俊杰的军事眼光绝对信任,尤其是这位俊杰就身处西域,肯定有充足可靠的第一手情报。
\n
“成事在天,实在守不住也没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