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一百二十三章独往独来
\n
刘宛康谈得慷概激昂,顺着他的这一口吻,语气,思路探巡,你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古往今来,无论国内国外,居然没有几个人能够入其眼,能够令其真正佩服的;在一般文学爱好者眼里一排排响当当的名头,在他那里,都已算不上什么角色,实难登上他的厅堂,台桌。
\n
据万纯官讲,他初时与他的交往,也是一直隐忍不发的,一口一个老师,十分谦恭。当后来万纯官指出了他的错误,不足,特别是身为中国作家会员的他竟未应他的要求,向那些国内较为有名的杂志,刊物推荐他的作品时,他开始不管不顾,有几次,甚至是当着万纯官的面大放厥词,中国近几十年没有产生过一个真正的文化,思想,艺术上的大家,也没有产生过一个真正的作家!
\n
旁边的人故意问,“我们省有作家的!只不过在全国不是十分叫得响而已!”
\n
谁知她把头摇得像货郎鼓,“没有没有!绝对没有!特别是在小说创作这一块上,我们省跟其他省相比,简直就是马尾拴豆腐,----提不起来!差老鼻子了!”
\n
许多人都看到,当他说这话时,万纯官脸上已是十分的不自然,挂不住,还有一些痉挛,但他却仿佛视若未见,只顾着埋着头一味地说。
\n
汤阳牙曾经在他高谈痛贬之时,轻声提醒过他,“毕竟你并没有什么名气,也没有什么建树,而且又是初出茅庐,充其量就是一个爱好文学的无名小卒,擅评妄论人家那些成就有目共睹的名家,实为不妥,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
\n
刘宛康马上反唇相讥,“你比我大去了二十余岁,你又有什么建树?你已经几十岁了在文学领域一直拼命到现在,达到的那能叫水平吗?简直连一个三流的写手的水平都达不到!你有什么颜面在这里对我们这些前程不可限量的青年才俊倚老卖老呢?”
\n
那次,汤阳牙当时被噎的满脸通红,发作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