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李凤娥来敬凼县之前,下海经商所带的款项全部来自于向亲友告借,还向银行贷了部分,遇到廖国海,不但方方面面的活动经费全节省上了下来,举凡看好的项目,一路绿灯,极其顺畅;另外,天天的桌上玩乐,任时光流走,人家变相给予廖国海的好处,自从李凤娥介入其间了,这一类肥水,便源源不断的流向了李凤娥的腰包,短短几年时间,李凤娥大发横财,在敬凼县城,板原市区,分别购置了房屋,公司,矿业进入正常运转之后,她仍然与廖国海保持着关系,但有闲暇,尤酷爱旅游,在游历名山大川,名寺古刹时,无意之中听到了佛家宣讲的东西里面,包含有关于不义之财衍生罪恶,钱财是身外之物,不择手段追逐金钱即使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也会大大的消福折寿这些观念,认为对良知的唤醒十分有益,这使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对佛家产生了非同寻常的虔敬之心,为了使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将佛家劝诫感化世上芸芸众生的经典偈语颂句全部搜集下来,以使自己以后的人生弃恶向善,正大光明,不愧天地并及于他人,自此之后,她的旅游线路,已不再跟着热门走,她,开始选择自己的旅行方向,————尽往名山大川走,那里有名观,那里有古庙,那里有名刹,她就往那里走。
\n
“心怀渡众慈悲愿,身似法海不系舟,欲问平生何所愿,佛光普照五大洲”;“镜海度慈航人登觉岸,宝山开法界座侧禅灯”;“观赏凡间因果事,能渡则渡,渡一切苦厄;音传世上善恶人,该悟则悟,无三生来路”;“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佛号经声,唤回苦海迷路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一切皆为虚幻”;“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诸佛教”······。
\n
从此,她彻底变了,变成了一个善良,慈悲的人,加入了慈善行列,戒赌,到处扶贫济困,多次奉劝廖国海弃暗投明,向灾区,向贫困地区,向残疾人,向贫困小学,长期坚持捐钱捐物;甚至在严冬季节,到处雾凇树挂,也一定深入实地,访贫问苦;三伏酷暑,气温高达三十几度,酷热难当,不惧辛劳,必须做到亲力亲为。
\n
这样一来,她与廖国海就只能渐行渐远了,廖国海十分在乎她,但也渐渐对她感到陌生,感到距离遥远,两人相聚的时间,也就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